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运动是人们用于竞技和健身的走、跑、跳、投的身体运动,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也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之一。优势项目和科研高度发展是保持世界田径强国的两个关键因素。而作为科研最终的载体——科研论文,能够为田径运动项目的选材、训练、恢复手段、比赛等提供理论支持,也能反应田径科研的发展水平。因此,对我国田径科研论文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田径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2001—2010年间我国13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刊发的1458篇田径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逻辑推理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文章的载文情况、研究方法、作者情况、研究主题、引文分析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其主要特征与规律,展示田径科研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文献及作者,找出存在的问题,探寻田径科研论文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对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2001—2010年的田径科研论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13种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中,田径论文的发表总数在2002-2003年达到高峰,随后呈现出平缓下降趋势;排在前三位的研究主题分别是运动训练、人体科学和教育主题;研究项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综合教学、跳跃和投掷;10年间刊发田径论文总数排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28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58篇)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56篇),而从期刊贡献度看,排名前三的山东体育学院学报(6.88%)、广州体育学院学报(6.72%)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6.68%);从获得基金资助情况看,田径科研论文获得的资助比例不高,10年间获得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只占总数的15.29%;关键词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五个词分别是“田径”、“中国”、“女子”、“跳远”、“优秀运动员”、“短跑”、“三级跳远”、“男子”、“技术”和“运动学”。2、2001-2010年间,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田径科研论文作者群体特征表现为:从地域分布看,大多数作者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前五名分别是北京、广东、陕西、山东、浙江;田径科研论文作者呈现高学历态势,在有标注作者学历的579篇论文中,硕士355人占61.31%,博士179人占30.92%;在有标注作者职称的1274篇论文中,副教授和讲师实力相当,两者共占总数的72.97%;从年龄角度看,31-45岁的占到了66.62%,成为田径科研的主力军;我国田径科研工作者的合作意识逐年提高,2006年开始,独著篇数逐年下降;排名前三的核心作者分别是董海军(西安体育学院)、谢慧松(北京体育大学)和吴叶海(浙江大学体育学院)。3、2001-2010年间,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田径科研论文的研究方法特征表现为不断向着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在857篇有标明研究方法的论文中,使用3种及以上方法的占到57.8%。使用频数前五名的方法分别是: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访谈法、实验法。4、田径核心作者科研论文引文特征表现为:从数量上看,核心作者平均引文量为7.38篇,与世界科技期刊平均15篇的引文量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田径科研工作者对外文信息掌握不足,所引用的文献中,英文为160篇,占总数的9.26%,俄语仅1篇,其它都为中文文献;引文类型与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引文为期刊的数量共1119篇,占总数64.79%(国际为65-70%)。5、田径科研论文研究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时代性逐渐增强;创新意识增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越来越紧密;研究对象和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多样性趋势;团体著作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