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电影史中印度电影以其鲜明的特色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深入,印度电影逐步被更多的国际观众所熟悉。印度电影从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结合本国观众审美习惯,形成了既重抒情、又重叙事、二者融合的电影风格。阿米尔·汗是印度电影的领军人物、中流砥柱,凭借着其特殊的思想性、关怀性而独树一帜,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阿米尔·汗电影同样沿袭了印度电影抒情与叙事并重的传统,以情动人、以故事感人。但阿米尔·汗电影与其他印度电影的最大区别在于:通过特定的叙事方法和技巧对观众情感进行适当引导,使其产生强烈的伦理判断,因而具有鲜明的伦理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印度演员阿米尔·汗电影的抒情、叙事特色及其伦理立场。论文第一部分以詹妮弗·范茜秋的《电影化叙事》的叙事方法入手分析阿米尔·汗九部电影的电影化叙事特色,着重关注电影如何将抒情与叙事融合在电影语言中,如何引导观众立场。第二部分则以第一部分为基础对九部电影的伦理立场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采用美德伦理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电影提出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阿米尔·汗电影的伦理进行整体上的把握。通过对九部电影的伦理立场分析,不难发现阿米尔·汗电影以边缘人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为着眼点,总体上传达善恶清晰、爱憎分明、理解与和解并存的价值立场,呼吁一种诗性伦理:热爱、珍惜生命,尊重、培育人格。但阿米尔·汗电影在伦理上并非毫无瑕疵,部分作品缺乏深度探讨、理想化、偏激冲动等,因此需要观众和评论家审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