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膜技术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工艺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405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低聚糖是由功能性因子(棉子糖、水苏糖)与非功能性因子(蔗糖)构成。目前大豆低聚糖主要存在于生产大豆分离蛋白产生的大量乳清废水中,据统计每加工一吨大豆将排放2-5吨乳清废水。一般传统的分离方法如真空蒸发浓缩,由于能耗大、效益差而无法实现工业应用。近年来,随着膜分离技术研究和膜组件开发的日益发展,为低浓度溶液的分离浓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使大豆低聚糖的分离回收成为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正是探索一条利用膜集成技术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的工艺,并尽可能提高功能性低聚糖的纯度。 本研究是以豆粕为原料,从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出发提取大豆低聚糖,对大豆乳清进行预处理、树脂脱色、超滤纯化和纳滤分离浓缩等精制大豆低聚糖的过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各个操作单元的最佳工艺参数。 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低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度70目、pH9、时间1h、温度50℃、料液比1:14。此工艺参数与工业上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参数基本一致。 大豆乳清预处理采用热处理技术,即70℃水浴保持10~15min,这样可以除去80%左右的蛋白质。然后调节pH值到7.5左右,进行絮凝沉淀,除去磷酸、植酸以及无机阳离子等杂质。此预处理工艺不需要加入CaCl<,2>,因为其不但不能提高蛋白质去除率而且还会加重后续超滤过程的浓差极化现象。 活性炭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反应时间20min、pH4.5,活性炭用量为固形物的1%。MN-202树脂脱色效果比活性炭好,且对低聚糖没有吸收,其脱色能力为3×10<4>L/m<3>。 在超滤试验中,根据渗透通量、蛋白质截留率和总糖透过率三方面因素考虑,我们选择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PE(聚砜膜)为试验用膜。确定此中空纤维膜组件最佳操作条件为:大豆乳清pH值为7左右;压力为0.06MPa~0.07MPa,;温度控制在40~45℃范围内;流速在超滤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越快越好,既达到湍流状态,本仪器采用速度档7(3mL/min)。其蛋白质截流率为85.36%,总糖透过率为88.5%。 对大豆乳清超滤透过液进行纳滤试验表明,随着操作压强的增大,三种无机盐的截留率都有所升高;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NaCl、CaCl<,2>的截流率都有所下降,而对Na<,2>SO<,4>的截流率影响不大;随着料液浓度增大,NaCl、CaCl<,2>的截留率都有所下降,而Na<,2>SO<,4>的截留率基本不变。此纳滤膜组件(大连屹东膜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最佳操作条件为压强0.6MPa,、温度45℃,浓缩倍数可达到10倍以上,随着浓缩倍数增大,无机盐截流率越低,脱盐效果越好。总糖截流率基本与浓缩倍数无关,约在90%左右。最终确定产品中功能性低聚糖(棉子糖、水苏糖)的纯度为35.54%。
其他文献
新型、高效太阳能溶液再生装置是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适合在高湿、低太阳辐射天气下,对高浓度除湿液体进行太阳能再生的新系统,其原理为利用低浓
一、新疆阿克苏核桃果实生长特性rn新疆阿克苏地区在水土光热资源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这种自然优势,在林果种植上也具有更优质的基础条件.核桃是新疆地区的主要农产品,
期刊
本文的研究内容分成三部分,分别对颗粒流、流化床及旋转射流中颗粒碰撞及其相关现象采用了离散元-大涡模拟/直接模拟耦合方法(DEM-LES/DNS)进行了数值研究。其中,颗粒流的模拟
新疆塔城地区属于冬春小麦兼播地区,自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以来,也进行了先进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配套了良种良法,进一步促进了小麦的连年丰收.下文便根据笔者在新疆
期刊
煤粉的燃烧与气化过程是包括多个表面反应及颗粒边界层气相反应,并涉及热质传输耦合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因全耦合处理的复杂性,在模型计算中,人们往往采用了简化的处理方法。比
分布式供能系统主要是指分布式供电及热电冷联供系统,此系统能够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并能补充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并以其投资小、见效快、排放低、能量传输损耗低和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成为未来供能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天津市某医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冬季、夏季、春秋季典型日逐时热电冷负荷的基础上,建立了热电冷联供系统中各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并且重点研究了系统中蓄能装置的运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牛乳与人乳相比,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在含量和组成上都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牛乳的胰蛋白酶水解作用,水解掉一部分的酪蛋白,所产生的小肽易于消化吸收,对机体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逐渐成为营养学家、流行病学家以及食品科学家等关注的热点。研究者们开始从不同领域对膳食纤维的原料、提取方法、生理活性及临床应
学位
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含硫次生代谢产物。此类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不仅可以抑致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还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因此,对硫苷的分离提纯及其结构鉴定在食品科学、生物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逆流色谱是一种不用固态支撑体或载体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它可以实现连续高效的分离和制备。本论文应用逆流色谱技术分离油菜籽中的硫代葡萄糖苷,为硫代葡萄糖苷的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