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PC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观瞄成像,还是目标寻找,红外热成像系统都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以其价格低、体积小、功耗低等优势在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传统基于DSP+FPGA/CPLD架构的红外热成像系统存在体积大、数据传输链路长、功耗大等缺点,研制一种基于片上可编程(SOPC)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   本课题首先介绍红外热成像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总结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在对比分析三种红外热成像系统优缺点后,提出本课题设计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   本课题充分利用SOPC技术特点,将红外热成像系统分为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输入输出接口模块、图像存储模块、图像显示模块,实现了图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及显示等功能。其中图像采集模块设计出红外焦平面所需的驱动时序,将输出的模拟信号经由解码芯片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且为了利于数据传输与算法处理,又将数字信号进行一定的格式转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模块之间数据交换需要占用大量总线资源,从而影响系统传输效率,本课题立足于这个难题,结合SOPC的灵活性特点,研制能够提供稳定频宽的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组件通过FPGA自定制实现,在其内部Avalon总线接口控制下,使数据在其内部FIFO中缓存,并且依靠DMA传输,节约了系统总线频宽的占用,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图像存储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缓存,并且在其中完成算法处理,最终图像显示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显示。为改善红外图像的成像效果,本课题完成对一点校正和两点校正算法的FPGA实现,使软件算法硬件化,有效的提高了运算的效率。   本课题最后通过硬件调试、算法仿真以及多次的联合调试,最终在所设计的红外系统平台上实现了实时的图像成像,并且成像效果明显。经过与传统架构的红外热像系统在体积、功耗、性能等方面的数据比较,本系统明显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稳定的优势。
其他文献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能源,同时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通过转换装置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技术称为太阳能发电技术,又称光伏技术。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将太阳能
该工作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陶瓷原料精选、坯料精制技术的研究"中"坯料配方最优化计算机软件的研制"专题的后续研究,主要拟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CAE)方法 从理论上进行
企业报同日报、晚报、专业报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的报纸,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各种报纸除了有其共性外,还有其个性。企业报的个性是
鲁迅对初学“木刻”的青年人谈话时曾这样讲过:“观察多,手法熟,然后渐作大幅。不可开手即好大喜功,必欲作品中含有深意,于观者发生效力。”(《致罗清桢》)鲁迅先生虽然是在
所谓“工”字形采访,就是以“工”字的笔画形体为程序,对新闻事实所进行的一种“探掘式采访”。事实表层的材料(多系现状成果等),如同“工”字的一横笔,是比较容易得到的.掌
在报刊上常看到一篇文章,甚至一条几十个字的消息和一则小幽默,也署有几个作者的姓名。这些文章是否凝聚了每个署名者的心血?如果是大家共同辛勤浇灌而就的“小芽”,那怕一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土地承载趋于饱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出现了部分外企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情况,这些出于对中西部生产要素成本低廉考虑而
学位
陀螺寻北仪是一种全天候、不依赖其他条件测定真北的定向仪器,通过敏感地球自转角速度来完成找北。陀螺电机是陀螺寻北仪的心脏,要使陀螺仪稳定且寻北精度高,必须要求陀螺电机在寻北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转速稳定度。传统陀螺马达多采用交流电机,交流电机存在结构复杂、效率较低等缺点,且很难达到较高的转速精度。无刷直流电机不仅转速稳定度优于交流电机,而且体积小、结构简单、调速特性好、效率高。为了提高陀螺寻北仪的定向精度
【摘要】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全体教师急需思考的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以课堂为主阵地,打开探究实验的思路,实现探究实验教学的多元化, 所谓生活化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活中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技术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设情境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