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化废水成分复杂,是一种较难被有效处理的工业废水,来源主要是三部分:煤干馏煤气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氨水;煤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终冷水及粗笨分离水;焦油、粗苯等精制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其具有氨氮浓度高,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焦化废水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进行处理,其出水CODcr和氨氮均难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焦化废水处理问题,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和脱氮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环保课题。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难降解物质的降解性能,寻找其降解途径;培育优势菌种引入工艺,通过控制运行条件优化脱氮途径;寻求合适的处理工艺提高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光解处理和臭氧氧化在深度处理中的作用,以减轻焦化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水资源危机。 本文对焦化废水的来源,特点,组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均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实验采用新型厌氧/缺氧/两级好氧生物滤池法处理焦化废水,特别采用了焦炭作为滤料。在此基础上对厌氧段—水解酸化工艺,菌种培育,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脱氮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和控制。在后续段还采用了光解加臭氧处理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对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实验采用多种方法联用探索处理焦化废水的有效方法,并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分析探讨合理的处置条件以达到降低出水氨氮和CODcr浓度的目的。 1.厌氧段水解酸化预处理提高焦化废水可生化性的研究。在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为33.3h时,3倍回流时,BOD5/CODcr增加值最大,比原水提高0.5,此时厌氧反应中CODcr去除率为16.4%,氨氮浓度提高11.2%。 2.反应器菌种的培育采用取自焦化厂沉淀池的好氧污泥培养。好氧、缺氧段采用稀释进水,闷爆(不爆)和逐渐加大流量的方法,厌氧段采用自然挂膜法,培育筛选出系统所需的活性污泥。 3.对系统脱氮效果进行了试验,控制进水水质,调节PH和碱度,溶解氧,C/N比,回流比。理论上,回流比越大,脱氮率越高,但是运行费用大大提高,而且影响反应中缺氧环境,使反硝化率下降,一般选3-5。本实验在在总HRT=50h,回流比5∶1时,氨氮总去除率为84.5%,出水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脱氮效果最好。 4.系统在总水力停留时间50.0h,5倍会留条件下对COD处理效果最好。厌氧、缺氧、好氧段去除率分别为21.7%,53.3%,59.7%,总去除率达88.7%。 5.在好氧Ⅱ出水后,对焦化水进行光解加臭氧处理的进一步研究。在经过之前的生物滤池处理后,单独光解处理对出水CODcr、NH3-N均无太大作用;光解加臭氧处理对出水CODcr的影响不大,对氨氮则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cr、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1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