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讨论的国家是现代民族国家,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来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经济全球化虽然是一个人人都感受到的、人人都无法回避的现象,但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尚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进程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步,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就在于它必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再生产。在这一进程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始终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家作为生产关系的代表,一直在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今,随着世界贸易组织、欧盟、东盟等一系列跨国组织的建立,加之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客观上似乎正在打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弱化民族国家的职能,缩小民族国家的作用范围。国家处于应战的被动地位,因而难以防止国家权力向上、向下的转移。本文认为,这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问题的实质在于,作为生产关系的代表,国家自始至终必须、也必然保证生产力的发展。
本文所说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指的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而不是仅指上一世纪末形成高潮的这个全球化运动,本文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来就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资本主义的扩张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一直扮演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角色。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本身就是为了打破封建壁垒、扫清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种种障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