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A中继蜂窝系统中的同频干扰抑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蜂窝系统中的同频干扰是制约系统性能提升的主要因素,有效抑制同频干扰是提高小区边缘用户数据速率和系统吞吐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技术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而中继技术则能有效改善小区边缘用户性能,两者有机结合构成的OFDMA中继蜂窝系统近年来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且已经在3GPP LTE—A和IEEE802.16m等未来移动通信标准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对OFDMA中继蜂窝系统中的同频干扰抑制的研究。   首先,简要介绍了OFDMA技术和中继技术的特点,回顾了单跳蜂窝系统和两跳中继蜂窝系统中主要的干扰抑制方法,并指出存在的不足。   其次,提出两种有效抑制同频干扰的蜂窝小区结构。第一种结构是扇区化覆盖的带有空间复用的多跳蜂窝结构(SMHSR),利用扇区天线的定向辐射特性来降低基站和固定中继站引起的同频干扰。分析和仿真表明,SMHSR结构在保持较低中断概率的同时,还使系统的频谱效率、小区边缘移动用户的载波与干扰加噪声比以及满足服务质量的用户数显著提高。第二种结构是基于双层波束和中继共享(Bilayer Beams and Relay Sharing based,BBRS)的蜂窝结构,将扇区化覆盖和中继共享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有机结合,达到了更好的系统性能。BBRS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基站每个扇区都有两个波束,其中宽波束用于为小区中心附近的移动用户提供覆盖,窄波束用于与固定中继站通信,以尽量保证同频信号的空间正交性。(2)在相应的频率规划机制中,基站各扇区都能使用系统总频带的1/2,能达到较高的扇区容量;在固定中继站上进行了软频率复用,进一步提高了小区边缘用户数据速率和系统吞吐量。分析和仿真表明,BBRS蜂窝结构达到了频率复用密度和系统吞吐量之间的较好折衷。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固定中继站上,用扇区天线取代全向天线获得更好的干扰抑制效果;在抑制干扰的同时考虑了空间频率复用,提高了频谱效率;在固定中继站上考虑了软频率复用,为小区边缘用户提供更多的子信道。目前,学术界对固定中继站的天线模式研究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固定中继站上使用扇区天线的干扰抑制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性能。本文所提的两种蜂窝小区结构和频率规划方法简单易行、干扰抑制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信道编码是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而寻找性能优越、实现复杂度低的编译码方案是编码界的研究热点。最近的二十年间,Turbo码的诞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进而引发了人们对
水声通信技术是水声技术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由于水声信道是一个十分复杂多径传播的信道,特性参数随着时-空-频的变化而随机变化,再加上它的环境噪声高、带宽窄、
随着移动通信迅速发展,2G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要求。3G移动通信已经逐渐完善,成为人们所需的移动通信网络。WCDMA做为全球的3G主流技术,而且拥有速
学位
光码分多址技术以其支持用户随机接入、组网灵活、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通信容量大、允许可变速率或者多速率传输等特点,在全光接入网、局域网中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O
大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消费电子等应用的不断涌现与升级对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依靠增加规模、提高频率的方式来提升处理器性能,不仅会增加硬件开销、加大系统
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由于其飞行速度快、加速度大、姿态变化多等特点,使得飞行器与地面站之间的地空链路研究成为了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信道研究的核心内容。而正是由于临近空
近年来,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各种数字化设备的也变得越来越普及,使得全世界的各类多媒体信息正急速的增长和传输。图像作为多媒体信息中的一
Ad Hoc网络不需要有线基础设备的支撑,可实现快速临时自动组网,满足了人们特殊场合下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目前已经成为网络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Ad Hoc网络具有拓扑高动态、
近年来,电话会议、远程会议、IPTV等多播应用发展迅速,互联网中的业务量急剧增加,对通信网络的带宽和容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多播业务请求所需的带宽仅占波长带宽的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