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锐是中国文坛独具特色的一位作家,也是充满激情,善于思考的写作者。他不去盲目地迎合市场,也不去追逐所谓的文学潮流。在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李锐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创作自觉和文学个性追求,坚持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言说生命,表达自己刻骨铭心的深刻体验,在文学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努力实现自己的文学追求。在全球化的滔天巨浪中,英语已然成为世界通用语,西方写作技巧也一度受到中国许多作家的追捧,文化霸权也日益凸显出来。在这般大环境下,中国文学正经受着严峻考验。而李锐作为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的作家,也在自己的小说和随笔表现出了对本土文化的坚守,并始终贯穿着一种反思精神,为中国当代文学与全球化的碰撞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可能。本篇论文试图从“本土化”这个角度出发,结合文本细读,来探讨他如何对待本土资源,思考中国经验,建构本土意识的。该论文从地域生活、民间文化以及当代汉语写作来探讨李锐小说创作中的“本土化”意识,同时对他的反思精神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结合历史讨论了李锐小说中对于特定地域下人们生存状态的关注。李锐年轻时在吕梁山插队,对当地农民的生存状态有着特殊的感悟。此外,李锐一直对自己的故乡西南地区魂牵梦绕。所以,他立足于本土生活,并对发生在两地的故事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呈现了宏大历史遮蔽下“人”的生存本相。第二章重点探讨了李锐小说中对于民间文化的关注,以民间的信仰、认知、逻辑为出发点,从现代的角度来反思人们当下的精神风貌,使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在当代社会有了独特的表达。第三章从李锐对汉语写作的看法和叙事美学来构建。主要结合李锐的随笔和创作思想、技巧等,展示了在全球化热浪的侵袭之下,李锐对于汉语写作的个人思考,以及他在叙事形式等方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