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诏、大理国是白族形成及其发展的重要时期,两大王朝所形成的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等信息都被记录于各种石器之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族历史石刻文献。今天,南诏和大理国已被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但其留下的大量碑刻、石窟、崖刻和经幢等历史石刻文献是白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上面承载了白族所提倡的民族团结、修德化民、本主图腾,男女平等、对中原王朝的情感归属等价值理念,是白族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的有力见证。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的侵蚀,人类的破坏,众多石刻已支离破碎,残缺不全,有些已永久消失,化为尘埃。与大多数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样,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数码时代的到来,当面对白族人民想要进快实现现代化的时候,白族历史石刻文献的生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危机。与此同时,后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来临,使得知识和信息成为能够实现全天候无边界传输、下载和共享的无处不在的存在,即泛在知识环境。泛在知识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时代的趋势。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族历史石刻文献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保护、传承和延续,并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重新走上历史舞台。本论文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包括:一、白族历史石刻文献的主要构成类别包括:碑刻、石窟、崖刻和经幢;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白族的群体生存理念和生活方式与传统大相径庭,再加上自然世界的侵蚀和人类战乱的袭扰,白族历史石刻文献与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一样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生存危机;三、泛在知识环境对白族历史石刻文献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白族历史石刻文献实现传承和延续并重新走入时代舞台的机遇。四、传统的保护模式割断了白族群体的传统信仰,也制约了白族历史石刻文献的开发和利用。而构建白族历史石刻文献虚拟博物馆是解决泛在知识环境下白族历史石刻文献保护和利用矛盾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