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洪雅县隶属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全省33个盆周山区县之一,于2007年被纳入“省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实施县。洪雅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地处县腹地的青衣江南岸和花溪河流域。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搜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并结合洪雅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梳理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理论,通过建立一套能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突出高起点、全方位、多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洪雅县新农村建设实施状况,规划设计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剖析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及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洪雅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项目区域基础分析,提出了建设机遇、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2)拟定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并分别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村落民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民主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3)运用AHP法进行规划实施方案评价,指出在规划初期,洪雅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评价综合得分66.74分,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必要。
(4)洪雅县在新农村建设五个领域中发展较不平衡,发展重心向生产发展及生活宽裕倾斜,由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及管理民主在规划初期已处于较为理想的水平,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平稳发展。
(5)洪雅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现代奶牛规模养殖农户、茶叶产业种植面积作为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指标,突显了地方特色。但就各具体指标而言,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没有能够达到目标标准值,也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宗旨相悖。
(6)通过对洪雅县新农村建设评价与规划的研究以及对具体个案的分析,对增强洪雅县农村经济发展动力、农村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