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应用穴位肌层埋线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脑梗死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本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针对1小时尿垫试验和西医临床症状进行评价,旨在寻求一种绿色的治疗方法,既有效又便于操作,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并为针药结合治疗本病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全部病例90例均来源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病房及门诊患者,患者年龄介于40~75之间,与脑梗死和尿失禁的诊断标准相符,辩证属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且符合纳入标准。按就诊先后顺序经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A组(穴位埋线结合中药组)、B(单纯穴位埋线组)、C(单纯中药组),每组30例。三组都接受脑梗死基础治疗和脑梗死后康复治疗。A组同时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和中药治疗,穴位埋线治疗取双侧三焦俞、肾俞、膀胱俞、次髎和会阳穴,每隔15天进行一次穴位埋线,2次共计30天为一个疗程;中药治疗选用菟丝子散加减,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煎药室,浓煎至200mL,采用真空密封分装成2袋,每袋100mL,每次口服1袋,2次/天,持续治疗30天,期间每7天停药休息1天。B组的治疗同A组治疗中的穴位埋线治疗,C组治疗同A组治疗中的中药治疗。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1h尿垫试验、尿失禁程度评估、西医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1h尿垫试验的数据显示,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尿垫增重量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经治疗后A组疗效均优于B组和C组,而B组和C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AB<0.01,PAC<0.01,PBC>0.01)。3.尿失禁程度评定结果统计表明治疗前三组患者尿失禁程度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值均小于0.01,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且A组疗效均优于B组和C组,而B组和C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AB<0.05,PAC<0.05,PBC>0.05)。4.西医临床症状评分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三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疗效均优于B组和C组(P<0.05),积分上,A组均优于B组和C组(P<0.05),A组有效率为86.21%,B组有效率为66.67%,C组有效率为58.62%。结论:1.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及单纯穴位埋线组。2.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可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减少1小时的排尿量,且显著降低西医临床症状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对来说都会提高,那么合格的高中牛的作文应写到什么样的程度算是达标作文呢?高等院校需要何种写作水平的学生呢?这就涉及到了高考中作文考查这部
目的观察桂附温阳利水方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阳虚水泛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阳虚水泛型)患者60例,
背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发病趋势日益年轻化的今天,其带来的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卒中相关性感染(stroke-associated
2018年11月1日,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斗网记者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杨长风向作者介绍此次发射情况时说: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有三方面特点:一
期刊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探讨AngII在冠心病发病、病变程度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10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对照者
提出了价格因素、结构因素及消耗因素对配矿成本的影响分析对比计算方法。认为该方法可以用于本单位不同时期的对比,也可以与行业内其他单位对标挖潜,并指出对标挖潜不能简单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目的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维医异常体液分型与血清胆红素、脂蛋白-A、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及镁离子等相关指标之间的变化规律。方法:按照维医异常体液分型标准
季铵盐类和酰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包括四甲基氯化铵/己内酰胺(TMACl/CPL)、四乙基氯化铵/己内酰胺(TEACl/CPL)、四丁基氯化铵/己内酰胺(TBACl/CPL)、四丁基醋酸铵/己内酰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就业弹性的因素,运用差分公式法和经济增长模型法分别测算了我国不同阶段的就业弹性值。指出了差分公式法的局限性。测算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