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外生菌根真菌与凋落物分解相关性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candy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互利共生体。红松是外生菌根依赖型树种,同时在红松林植被中存在着大量凋落物,其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凋落物在真菌分解作用下释放营养物质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林木生长与凋落物分解代谢及菌根真菌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论文主要对红松林外生菌根真菌进行调查采集,并初步确定外生菌根真菌的培养特性,通过设计盆栽试验对松苗侵染率、植株生物量、植株生长过程中与凋落物中剩余N、P、K含量变化,以及土壤营养基质主要营养元素变化等指标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红松外生菌根真菌及其与红松林凋落物分解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小兴安岭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松林中大型真菌进行调查,共采集6科8属22个种的外生菌根真菌。对分离成功的14种野生菌根菌培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菌株最适宜在以葡萄糖为碳源,以蛋白胨为氮源的PDMA和MMN培养基上生长。供试的14株菌根真菌多数为中偏高温菌,其最适温度均在31℃左右,少数几株为低温菌,在25℃~26℃范围内生长最佳。多数菌在pH5-7之间生长最佳,为偏酸中性菌。应用响应面分析法最终确定Suillus grevillei菌株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KH2PO4为0.3g/L、蛋白胨16g/L、葡萄糖12g/L。通过对红松菌根菌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传递变化通量量值特征的分析,红松外生菌根真菌与凋落物混合培养提高了松苗对土壤基质中N、P、K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复合培养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单接种菌根菌的处理与对照处理;并且,复合培养处理加快了凋落物中N、P、K养分的释放过程,促进松苗对凋落物中养分的利用。在高度P营养条件胁迫(0mg/kg)条件下,菌根真菌与凋落物的混合培养处理使松苗对凋落物养分与土壤基质养分的利用效果更显著。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在教师、课堂和教学设施等方面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从美术教学课堂入手,剖析了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初中美術教学课堂的意见,供美术课堂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堂; 优化  一、课堂设计要重视学生兴趣  兴趣的提高是课堂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