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卟啉的新型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及其核酸蛋白分析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mouse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技术具有较好的可控性、选择性、重现性及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主要应用于临床、农业、环境和生物检测等领域。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命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核酸适配体是能够特异性结合某些小分子或蛋白的具有特殊结构的核酸。核酸适配体在参与构建生物传感体系用于检测某些特定蛋白或小分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卟啉(P orphyrin)及金属卟啉(metalloporphyrin)因具有高度共轭的杂环结构而具备良好的光电效应、电子传输和分离能力及电致化学发光活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卟啉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并研究其在核酸、蛋白质检测方面的应用。1.基于卟啉超分子纳米团簇电致化学发光的一种通用的DNA传感策略本实验以H7N9病毒H7亚型的引物序列为检测对象,用自行设计的发卡结构DNA特异性捕获目标DNA,发卡结构打开后暴露的末端修饰基团为传感体系构建提供可能。根据金属卟啉可参与轴向配位的特点,利用富勒烯苯胺咪唑复合物富集ZnTPP合成了一种卟啉超分子纳米团簇C60-ZnTPP复合物,并作为电致化学发光的信号分子。我们利用环糊精分子的中空桶状结构及其常作为物质包络主体的特性,将电致化学发光体组装并固定在cDNA末端,构建了基于电致化学发光的通用DNA传感策略。经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本实验发现,构建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体系能够很好地检测到目标DNA,检测下限可达1.0 pM。该体系使用通用、简易的信号标记、放大手段和DNA检测策略,对核酸的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检测下限低、线性范围宽、稳定性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以溶菌酶和血红素共触发的适配体功能化量子点的特异性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平台本工作基于血红素/G四链体复合物设计并构建了一种高效快速的电致化学发光平台用于检测溶菌酶蛋白。利用吸附在壳聚糖上的纳米金来固定末端为巯基的发卡结构核酸适配体,该发卡结构DNA由溶菌酶适配体和G四链体序列组成。在血红素和溶菌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发卡结构可以打开并生成血红素/G-四链体和溶菌酶适配体复合物,前者可通过消耗电致化学发光内源性共反应剂O2猝灭量子点ECL效应。这种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策略显示出了较好的线性响应区间,且检测范围可达20pg mL-1~5μg mL-1。
其他文献
厅堂音质经典设计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声线作图法,现在计算机辅助技术已开始较为广泛应用于声频工程的设计与建设中,以几何声学为基础的声线跟踪法及虚拟声源法为基础的计算
本研究用牛粪、矿渣、污泥进行陶粒烧制实验,确定了最佳配比为牛粪10%,污泥35%,矿渣55%,最佳烧制工艺为干燥2 h,预热温度350℃,预热时间20 min,焙烧温度1200℃,焙烧时间10 mi
针对工程实践中为了保持长度综合变形不超限,经常需要建立基于工程椭球独立坐标系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单点定位法确定区域性椭球原理的椭球类别及各自的特点,然后详细
本文主要研究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今后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议,使其在适老化设计时将关心老年人、尊重老
介绍了鹌鹑蛋的保健作用,探索了以鹌鹑蛋为主料,研制具有保健作用的酱香型鹌鹑蛋软罐头食品的工艺条件和产品配方。
课程改革和研发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热点之一,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结合我校实际,对富有赣南地域特色的采茶舞蹈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建设,是我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报告中,呼吁要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增强全社会公民的法治观念,并正式确立了推进法治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对土地利用效率要求得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工程逐渐增多,桩基础也被广泛应用。而钻孔灌注桩最为主要的基础结构形式之一,在现阶段基础工程
本文通过田间、盆栽的试验,以及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我省耕地土壤可溶态有效硅多在100mg/kg以下.水稻、甘薯、甘蔗、香蕉等作物施用硅钙肥,增产显著.水稻一般每公顷施300~750kg硅钙肥,可增产5%~15%.同时硅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