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从两个方面探讨了NO在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1)山羊感染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后,比较NO产生的量与IgG抗体间之间的相关性;(2)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Eemiria tenella)后,添加一氧化氮前体物(L-arg)是否对鸡有保护作用。 山羊感染肝片吸虫后,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感染组山羊(n=5)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含量,发现感染组在感染后第1周明显下降,第2-6周或高或低呈波动状,第6周后一直高于对照组(n=4),其中第7-8周达到高峰(93.73±17.233μmol/L)。用活成虫提取的排泄分泌产物ESAg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最早在感染后第2周就可检出感染组的抗体(P<0.01),并从第5周起保持高水平。经分析认为感染组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与IgG抗体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511(P<0.05);而对照组仅为r=0.25(无差异),显示出NO水平与童虫的移行、成虫的寄生有关。同时感染后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升高,在感染后第2—13周内P<0.01,与NO、IgG的变化一致;白细胞数一直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红细胞数于第7周起明显下降(P<0.01)。本试验结果显示NO、IgG和EOS共同参与宿主抗肝片吸虫感染的作用。 用同样检测NO方法,测出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的鸡血浆中NO含量明显上升,尤其在感染后第6天达峰值,并发现NO与感染剂量无相关性。在同一感染剂量的情况下,精氨酸组鸡血浆中NO的水平与地塞米松组和不加药感染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该组鸡增重明显,死亡率、OPG和血粪数较低,盲肠的肉眼和显微病变均较轻。地塞米松(iNOS抑制剂)感染组鸡(50ug/只)受损害程度最大,死亡率最高等,其血浆中NO的水平比不感染对照组明显上升,经推测可能与盲肠粘膜上皮破裂后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激活iNOS、或地塞米松量不足以抑制iNOS等原因有关。感染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则介于两组之间。试验结果提示NO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有间接的抑制或杀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