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9714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扶贫是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抓手,广西拥有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及环境优势,具备发展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旅游的条件。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存在建设性破坏,千村一面机械复制的情况。如何基于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文化特性,采用有机更新的方式协调文化旅游开发与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论文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对文化旅游、有机更新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旅游的组成要素及有机更新与其的内在联系,以类型学的方式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聚落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分析,通过相关案例研究,提出各层面的修缮活化有机更新策略;最终,结合广西少数民族聚落的文遗特征,提出文化旅游开发的三重策略。正文共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内容范畴,以及本次选题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对文化旅游、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聚落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分析得出文化旅游的组成要素及其物质环境需求,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地域文化及旅游优势,在二者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文化旅游开发与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有机更新作为策略手段能够以整体有机的观念,协调开发建设与遗产保护的两者关系。第三章以广西少数民族聚落为分析对象,将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乡土建筑文化遗产分析研究,明确了广西建筑的自然山水、聚落空间、干栏建筑等乡土建筑文化遗产要素及其保护要点。第四章针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三个层面的文遗对象,以山水生态修复、聚落空间织补、在地建筑活化为线索,进行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特征提出有机更新策略。第五章结合有机更新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包含宏观层面对山体、水体植被的生态修复及开发操作以及山水生态创造不同方式的线性旅游路径;中观层面按照每个聚落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线性的开发以及界面的更新;微观层面利用传统的营造技艺,对民居内部及外部进行更新改造。最后为结语,对于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并总结有待提升之处。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交通网络的密集化,线路交叉工程日益增多,如何降低施工过程中对旧线路运营的影响同时保证施工安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转体施工法以安全、快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桥下既有线路的影响而获得广泛应用。其中,转动装置作为转体施工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接触面的受力状态关系到转体过程的成败。以往研究多侧重转体施工工艺的控制及改进,对接触面的受力及摩擦分析较少。鉴于此,本文结合接触力学理论,通过宏观尺度下的有限
手写签名从古至今就作为个人身份标识,在教育、商务以及司法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签名认证是利用手写签名鉴别身份真实性的安防技术,作为一个模式识别问题,算法需要提取刻画用户书写风格的模式来完成认证过程。手写签名样本数据量少,熟练伪造签名和真实签名较难区分,开放世界中不断有新用户注册,这些都是离线签名认证任务现实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尽管有关学者们在过去的几十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离线签名认证系统仍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风荷载成为结构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的控制荷载之一。现代超高层建筑从设计美学角度考虑,往往在建筑立面设置小尺度的构件和角区进行圆角处理,这使得建筑体型相对规范中给出的标准体型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风对结构的作用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为考虑真实建筑的这种设计特征,本文在凝练众多超高层建筑项目立面粗糙条和角部圆弧角设计特征的基础上,设计系列高层建筑模型,进行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和大涡模拟(L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物、天然气、石油等海洋资源,水下通信技术的研究对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与增强海洋军事防御力量有着重要意义。水声通信作为水下无线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水下环境的复杂性,面临着通信时延长、多径效应强、信号衰减严重,水下网络节点设备能量受限且能源补充困难等问题。其中,水声通信节点能量受限问题严重影响通信节点与网络的寿命。因此,研究开发适用于水声通信网络的无线能量传输与资源管理技术,从而为
随着人们对室外景观和室内采光等要求的提高,现代建筑通常使用大面积的玻璃窗或玻璃幕墙结构。由于夏季太阳的辐射强度大,现代建筑物的室内气温偏高,空调制冷造成的能耗过大。透明隔热材料在保证玻璃采光的同时可以提高其隔热性能,成为降低建筑物制冷能耗的重要手段。二氧化钛作为一类典型的n型半导体材料,以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绿色无毒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二氧化钛禁带宽度大,对可见光不产生本征吸收,通过离子掺杂的手段
对于移动机器人来说,精确的定位与对位置环境的感知是正常工作的基础,而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本文针对移动机器人场景中经常出现的机器人定位与感知受环境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实时性的语义分割算法,并将该语义分割算法与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特征提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特点,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储能器件,被广泛应用到数码产品、交通工具等设备。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保障着电池安全,关系着电化学性能,当今市面上主流的产品是以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为原料所制备的隔膜,此类聚烯烃隔膜虽然制备技术成熟,机械性能与化学稳定性高,但一方面与电解液相容性差,无法充分吸收电解液,影响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熔点低,高温受热会发生变形导
孤岛型微电网的建设不仅能满足当地的负荷需求,还可以通过利用风光等清洁能源缓解传统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但相比于大电网,由于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在被扰动的接受素质方面,孤岛型微电网要差一些,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运行困难,因而提高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预测精度,将为孤岛型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提高新能源发电消纳水平,降低孤岛型微电网的运行成本,此外,因为孤岛型微电网能
辐射制冷纤维相比于传统织物,能较好的反射走太阳光并将热量以红外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外太空,继而实现降温效果。辐射制冷纤维的降温效果需要相对较高的太阳光谱短波段(200-2500 nm)反射率以及中红外波段大气窗口处(8-13μm)的高发射率。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熔融纺丝技术将Mg11(HPO3)8(OH)6、SiO2等无机粉体与高分子基体材料复合,直接制备了具有优异辐射制冷性能的纤维。通过XRD、S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因素,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理诊断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图像中细胞核的大小、形态和分布与癌症的诊断、评级和预后高度相关。然而,人工勾画病理图像细胞核存在工作量大,可重复性差和经验门槛高等问题。所以,精确的自动化病理图像细胞核分割方法亟待开发。而由于标注图像稀缺,图像颜色分布不均和细胞核重叠分布等问题,病理图像细胞核分割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在现有的分割方法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