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工艺非饱和流动数值模拟与监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脂传递模塑技术(ResinTransferMolding)是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计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复合材料制造的主导工艺技术之一。在充模过程中,树脂在纤维预制体中流动时,由于纤维对树脂地吸收作用,会产生非饱和流动,这样,就会有微孔隙的形成,导致复合材料出现缺陷。因此,研究树脂在纤维预制体中的非饱和流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渗透率是表征液体在压力梯度下通过多孔介质时流动的难易程度的物理量,也是RTM工艺树脂流动模拟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首先设计表面透明的方形模具,采用真空常压中心点注射的方法进行树脂传递模塑实验;同时,在模具透明的上表面标有刻度,记录在任意时刻树脂流动前峰的位置,再根据达西定律计算出了几种不同纤维的渗透率。  树脂在纤维预制件中流动分为饱和流动和非饱和流动。饱和流动是指树脂在纤维之间的流动,是树脂在整个模腔中的输运及分布的宏观过程。非饱和流动是指树脂在纤维束单丝孔隙之间的流动是树脂浸渍每束纤维的内部行为过程,它与复合材料中微孔隙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树脂在纤维预制件中非饱和流动(微观流动)对提高RTM工艺产品质量有着是非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采用实验的方法对纤维在预制件中的流动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表明,充模过程中的非饱和流动现象明显,但其影响因素复杂,定量描述十分困难。然后,利用汇函数方法建立了描述编织纤维预制体中非饱和流动的数学模型,推导了非饱和流动中的汇函数;最后采用有限元法对其在纤维预制件中的非饱和流动行为进行了定性的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相互的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非饱和流动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规律相同。  在RTM工艺中,树脂的注射压力、流动速度、孔隙含量的控制等都是RTM工艺参数控制的重要内容。获取这些数据资料的主要方法主要是RTM在线监测技术。本文采用CCD相机,以及光纤传感器对树脂在纤维预制件中的流动过程以及流动速度,将计算得速度与实验所测量到的速度进行比较;同时,将理论所用的时间与实验时间进行比较,并将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的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高中美术也逐渐的成为推动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审美情操以及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重要科目.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
期刊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电力系统容量不断增大,电压等级也越来越高。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特高压输电线路和超特高压变电站越来越多。但特高压输电线路跨度大,范围广,当其受到雷击而发生跳闸时,则可能导致大面积的故障出现。同时,由于超特高压变电站中电压等级高,其操作电流或故障电流都具有大量的高频分量。接地装置是电力系统为了工作和安全的需要而设置重要设备,当电力系统出现雷击过电流或因操作和故障产生
学位
自平衡电子电力变压器(Auto-balancing Electronic Power Transformer,A-EPT)是一种具有自平衡能力的电子电力变压器,它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实现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变换和能量传递。与传统的电力变压器相比,其突出优点是可以灵活调整输入电流、输出电压以及输入功率因数。与一般电子电力变压器(Electronic Power Transformer,EPT)相比,它可以在
大直径泥水盾构开挖面大、支护难、工况复杂,需要更高效的气垫压力平衡控制系统.本文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着重从气垫式压力平衡控制系统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将气垫
通过对软土刀盘结构分析,建立结构间参数关联关系,梳理模型之间的参数传递规则与逻辑,研究了软土刀盘兰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及技术,阐述了盾构刀盘三维参数化建模的一般方法和基
盾尾油脂密封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安全,温度对密封油脂的影响较大,甚至能直接决定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在对某盾尾密封系统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室温下的系统进行理论分
目前电力系统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是电力系统规划、运行、控制和决策的主要手段,其中影响仿真结果精度和可信度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负荷模型。因为电力系统负荷自身的随机性、多样
光伏电站的接入对电力系统影响较大,从保证光伏电站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
学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开关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关电源正朝着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这强烈依赖于开关频率的提高。要提高开关频率,同时提高变换器的变换效率,就必须减小开关损耗,减小开关损耗的途径就是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因此软开关技术应运而生。移相控制全桥DC/DC变换器已成为中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较理想的实现方式之一。拓扑及控制均简单,能恒频运行。但移相ZVS全桥变换器在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