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筛上N<,2>O催化分解及其一步氧化苯制笨酚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己二酸装置尾气中N2O的综合治理和资源化为对象,基于铁改性ZSM-5、β和MCM-22三种分子筛基催化剂,较为系统地展开了N2O催化分解及其做为氧化剂的一步氧化苯制苯酚的研究。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一系列用于N2O催化分解的金属改性分子筛,在实验评价、表征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分子筛构型、Si/Al比、改性金属类别、工艺条件及杂质气体对分子筛上N2O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Fe-β分子筛具有比Fe-ZSM-5和Fe-MCM-22分子筛更好的N2O催化分解性能;(2)在实验考察范围内,分子筛催化分解N2O的活性随铁离子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随分子筛Si/Al比的增加而降低;(3)铁源对Fe-ZSM-5分子筛性能有较大影响。以Fe2(C2O4)3·5H2O为铁源制备的Fe-ZSM-5分子筛具有比以Fe(NO3)3·9H2O为铁源制备的分子筛更好的N2O分解催化性能;(4)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微量O2的存在对分子筛上N2O分解影响不大,但微量水蒸气的存在将导致分子筛的快速失活,而微量NO的存在可明显提高分子筛的活性。   结合ESR、FTIR、H2-TPD、UV-vis和NH3-TPD等表征结果显示,负载到分子筛Br(?)nsted酸性位上的Fe3+离子是N2O催化分解的活性组分,而不同构型分子筛表面Br(?)nsted酸中心分布上的差异将导致铁离子负载分布上的不同。其中,负载到β分子筛上的铁离子处于较易参与反应的直形孔道中且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具有较好的N2O分解活性。对于ZSM-5分子筛,当以Fe(NO3)3·9H2O为铁源时,铁离子首先负载到分子筛的孔道交叉处(β)和Z字形孔道处(γ)的Br(?)nsted酸中心处,随铁含量的增加,再负载到分子筛直形孔道(α)中。当以Fe2(C2O4)3·5H2O为铁源时,铁离子主要负载到分子筛的直形孔道中(α)。尽管负载到以上三种位置处的Fe3+离子均具有N2O催化分解活性,但以α处的Fe3+活性最好。   InsituDRIFT表征结果显示,NO分子可与N2O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吸附O物种反应生成NO2,从而加速了分子筛表面O的消耗速率,提高了分子筛分解N2O的活性。   基于液相离子交换法和直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用于N2O一步氧化苯制苯酚的分子筛,系统考察了分子筛构型、Si/Al比、改性金属类别和预处理方式对N2O一步氧化苯制苯酚的分子筛性能的影响。并对分子筛的失活原因和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子发生迁移并形成有利于苯酚生成的活性中心。在反应中,由于吸附在分子筛上的苯酚易进一步反应,生成积炭物质,造成分子筛快速失活。失活分子筛通过烧炭的方法可进行再生。其中以N2O为氧化剂再生后,分子筛活性可完全恢复。相对较为适宜的再生条件为:温度723K、标准空速2752h-1和原料配比N2O:He(mol ratio)=1:9。   InsituDRIFTS表征结果显示,在N2O一步氧化苯制苯酚反应中,苯和N2O首先分别吸附于分子筛表面的不同活性位上并反应生成苯酚,因此,该反应可能遵循双活性的L-H反应机理。TG-DTA、O2-TPD、N2-吸/脱附和N2O-TPD等表征结果显示,造成分子筛失活的原因主要是积炭占据了分子筛表面的活性位。积炭物种可分为低温炭和高温炭两种类型。其中,低温炭主要在反应初期生成,并占据了分子筛表面的活性位,是造成分子筛快速失活的最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钩椎关节增生与颈性眩晕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颈性眩晕患者32例及同年龄组的对照30例,所有受检者均排摄颈椎双斜位X光片,检测第3~6颈椎(C3~C6)钩突高度与宽度。在
会议
  头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与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均有联系,临床表现形式多样,通常包括:1.旋转感;2.摇晃感;3.体位变换不稳感;4.行走时不稳,似踩棉花感.通俗的说头晕是平衡障碍在患
会议
  目的:评价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颈性眩晕患者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5岁,采用颈前路植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1例颈性眩晕患者在C形臂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到椎间隙靶点,用热凝射频仪对靶点加热消融.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本世纪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合理利用自然界中有限的能源、有效控制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新世纪各国学者所研究的热门课题。TiO2以其稳定性、价
小叶榕叶作为民间治疗止咳、消炎类中药的主要原料,主要有效成分黄酮,具有止咳祛痰、抗菌消炎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重要天然有机化合物,对人类的肿瘤
  目的 评价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颈性眩晕患者24例,其中男1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5岁,使用颈椎低温等
  目的 探讨伴有眩晕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7例伴有眩晕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22例行前路手术,5例行颈椎后路手术。结果 术后24例眩晕症状消失,优良
  目的 探讨颈椎牵引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到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