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人工养殖的雄性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个体为实验对象,首次分析了GHR基因突变位点及其甲基化状态对激素、生长性状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机理;并对GH基因的编码区及其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雄性半滑舌鳎GHR基因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GHR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对GH功能的发挥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的目的是检测GHR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激素水平和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GHR基因检测到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1[c.G1357A(p. Val376Ile)]位于外显子8,称为L1位点;SNP2(c.G1479A)位于外显子9,称为L2位点。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只有L1与性腺重(P≤0.05)、体重(P<0.01)和激素水平(P≤0.05)呈相关性。通过多重比较显示,AA和AG基因型个体的体重和T3水平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AA和AG基因型个体的性腺重显著低于GG基因型个体。这表明GHR基因编码区突变进可能影响雄性半滑舌鳎的生长状态,并且L1位点可以作为半滑舌鳎的一个遗传标记。2雄性半滑舌鳎肝脏GHR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表观遗传修饰特别是DNA甲基化,对基因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实验研究了GHR基因外显子8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探索了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经亚硫酸修饰,由于L1位点突变,使GG基因型较AA和AG基因型多一个CpG位点,且此甲基化位点高度甲基化,其他两个CpG位点在三种基因型中没有差别。经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三种基因型的GH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多重比较,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个体的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基于本研究,提出GHR基因外显子8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可能影响GHR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为半滑舌鳎生长生理机理提供表观遗传学的理论支持。3雄性半滑舌鳎GH基因的编码区及其启动子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实验分析了GH基因编码区及其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同时对各基因型与其体重、体长和激素水平等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GH基因编码区有两个SNP: SNP1[c.C382T (p.Phe106Leu)],位于外显子4,命名为L3位点;SNP2[c.C235T (p.Arg57Cys)],位于外显子3,命名为L4位点。按照数理统计的要求,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L3位点与体重(P≤0.05)、去内脏重(P≤0.05)和T3水平(P<0.01)呈显著相关。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CC基因型个体的体重、去内脏重和T3水平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通过蛋白质结构分析,发现L3位点的突变使蛋白质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些结果表明半滑舌鳎GH基因的突变可以影响其激素水平和生长性状,L3位点可以用作分子标记,从遗传学的角度阐释GH基因对生长生理的调控机制。尽管在启动子区域没有发现突变,但预测出其启动子包含了许多CpG位点,这可能为寻找半滑舌鳎的表观遗传标记奠定基础.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半滑舌鳎GHR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及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并对GH基因编码区及其启动子区域SNP进行分析,此研究结果初步表明,GH/IGF-I轴上相关基因SNP和甲基化状态与生长状态呈显著相关,本研究对鱼类生长调控分子机理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