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微球的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PLGA微球制备条件的研究   本实验以BSA作为模拟蛋白研究制备微球的合适条件,获得了包裹率较高、大小约为5μm、分散比较均匀的微球,大小适合肌肉注射免疫。以PLGA包裹了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制备了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微球。电镜下微球释放的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具有典型的Polio病毒形态特征,形态和未包裹的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完全一样。经免疫电镜检测发现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颗粒在抗体桥的作用下紧密连接在一起,说明本实验采用的微球制备技术既没有破坏病毒颗粒的完整性也没影响病毒的抗原性。用微量滴定法检测微球释放活病毒的动力学特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微球释放的病毒滴度逐渐增加,得到了较好的释放曲线。 二、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微球的研究   本实验以PLGA包裹人用单剂三价SabinIPV制备微球。扫描电镜下SabinIPV微球的表面形态良好。电镜下观察到从微球中所释放出完整的Ⅰ、Ⅱ、Ⅲ型病毒颗粒,通过免疫电镜观测到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病毒颗粒。用未包裹的SabinIPV免疫小鼠后,小鼠体内在短时间内产生的抗体水平高,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用SabinIPV微球免疫小鼠后,小鼠体内在最初时产生的抗体水平低于未包裹SabinIPV免疫组的水平,但随着时间推移而升高,并且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三、二苯氧乙醇对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效力的影响和安全性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H3N2感染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的凋亡情况及机制;观察干扰素-α2a(IFN-α2a)在H3N2诱导JEC凋亡过程中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32、64、128
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心体相关激酶STK15在胃癌中的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46例
在本所与潞麻产地中心小宋生产大队两地进行大麻三要素肥效試驗。两地土壤均为中等地力。本所試驗前茬地为棉花;小宋系豆茬地。試驗材料,氮肥为硫酸銨,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鈣,鉀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銨、硝酸銨鈣、硝酸鈣)在旱作上无論作基肥、或作追肥施用,肥效接近等氮量的硫酸銨或略为超过。但在水稻上施用,肥效不很稳定;主要是在施用技术上和其他方
证明了区间小波神经网络具有一致及L2逼近性质,且为相容的函数估计子,其学习收敛速度在d维情形不随d增大而减慢,本质上克服了神经网络高维学习的“维数灾难”问题,模拟实例验证了理论
目的:①观察胎儿海马组织形态的发育变化。②观察胎儿海马内神经元的分化、生长及发育规律。③研究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AMF)及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ut
本研究以人源永生化肝细胞系QSG7701作为研究体系,以HCV全长基因组cDNA为模板,扩增HCVNS3基因片段构建表达完整HCVNS3蛋白的真核质粒,通过对构建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证实HC
对毛泽东《贺新郎·别友》的写赠对象 ,学界一直认为是杨开慧。笔者经某些启示 ,力证是陶毅。随着对写赠对象认识的更易 ,写作时地和所写内容就有重新考析的必要。为充分展示
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人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决策,而信息决策效率直接关系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绩效。在分析网络信息决策内涵、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引入TTF模型,构建了基于T
北京的葡萄始自洋传教士rn张国军告诉记者,葡萄属于外来品种,北京市最早的葡萄是由外国传教士带进来的.当然,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规模种植,基本上处于庭院养殖、观赏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