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棘叶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的干燥叶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成分和营养价值。目前全世界已知沙棘属植物7种11亚种,我国有7种7亚种,且分布广泛,华北、西北、西南均有分布。2010版药典收载品种是沙棘果,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研究表明,沙棘叶中黄酮成分较沙棘果中高,且沙棘叶资源更为丰富。但目前市场上沙棘叶品质参差不齐,使用混乱;沙棘叶保健产品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因此,本课题选取沙棘叶为研究材料,对不同产地沙棘叶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其辅助降血脂及缓解疲劳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建立沙棘叶HPLC指纹图谱,用于沙棘叶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相似度、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建立的指纹图谱16个特征峰峰面积统计分析,对其中7个组分定量分析,包括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并运用UHPLC-QTOF-MS/MS对沙棘叶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沙棘叶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其所处季风气候及地理位置有关,聚类分析将21批沙棘叶分为3类,其中西南部产区(四川、云南、西藏、青海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沙棘叶总黄酮含量较低;采收自5-6月份青海、甘肃一带的沙棘叶黄酮类成分较高,并且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相似;UHPLC-QTOF-MS/MS共分析鉴定12个化合物,均为黄酮类。2.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沙棘叶中黄酮(以异鼠李素为指标)提取工艺优化,因素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结果显示,乙醇浓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影响较小,最佳提取工艺为:沙棘叶药材以70%乙醇85℃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120min,第二次90min,两次料液比分别为1:10和1:8。3.本课题对沙棘叶辅助降血脂和缓解疲劳保健作用进行了研究。建立食源性高血脂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沙棘叶乙醇提取物30天,结果显示,沙棘叶提取物对高脂饲料所造成的血清TG、TC、LDL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使HDL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表明沙棘叶提取物对改善高血脂大鼠的血脂水平紊乱的状态,对高血脂大鼠有辅助降低血脂的功能,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鼠体重的增长。首次报道沙棘叶缓解运动疲劳活性,沙棘叶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其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提高肝糖原储备以及降低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显示出较强的缓解疲劳活性。为沙棘叶保健食品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了的理论依据。4.本课题还对沙棘叶发酵前后四种黄酮苷类成分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芦丁含量有所下降,异槲皮苷含量略有上升,可能是由于芦丁失去一分子鼠李糖转化为异槲皮苷所致。以上研究为沙棘叶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来源及质量保障。对十批沙棘叶茶中总黄酮和异鼠李素含量研究,并制定其黄酮含量标准:沙棘叶茶中总黄酮含量不少于0.4%,异鼠李素不少于0.12%,其异鼠李素含量要求略高于药典对沙棘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