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际汇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之一,均衡实际汇率则指的是一国在内外宏观经济达到均衡下的实际汇率,当现时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发生偏差,就出现了实际汇率失调的情况。实际汇率也是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传统观点认为实际汇率失调无论低估或者高估都不利于经济增长,但自2008年Rodrik提出适当的货币低估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观点以来,汇率失调与经济增长问题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术界开始涌现出大量的相关研究,但实际汇率失调包含的两种情形-汇率低估和汇率高估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方向及作用强度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结论。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由于受到内外部经济的双重压力,人民币汇率政策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多,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问题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均衡实际汇率为切入点,借助于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先从世界范围考察实际汇率失调与经济增长,再转到个体视角-研究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意义体现在: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现有的关于汇率失调理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实际汇率这一经济变量;利用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实际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包括世界整体表现和个体表现,有利于人们对实际汇率水平建立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目前关于实际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探索仍然处于一个不够成熟的阶段。例如,国外虽已经有些研究发现实际汇率低估促进经济增长,但结论尚不统一。本文理论分析部分阐述和总结了实际汇率失调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机制,主要包括"经常项目机制"、"资本积累机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机制"以及"次优调整机制"四种。在实证部分,文中基于1974年至2014年世界9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首先从世界整体的角度研究了实际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就世界范围内数据回归结果而言,实际汇率失调指标每上升1个百分点,平均来说将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0.02-0.03个百分点,货币低估促进经济增长,而货币高估抑制经济增长速度。另外,通过比较还发现,发达国家受实际汇率长期失调的不利影响程度大于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失调的滞后一期同样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还得出新的发现:实际汇率失调的不同情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对称的。接着,基于中国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文章从个体的角度助于行为均衡汇率模型、运用协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实际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结论: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经济增长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与前文的使用世界范围内数据得到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具体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民币失调程度平均每增加1个单位,则导致GDP的增长率降低约0.18个单位;继续考察汇率低估与低估部分与高估部分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而人民币的高估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在稳健性检验中,还考虑了中国的汇率改革因素,新的发现是:实际汇率失调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在汇率改革之后更明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得出,长期的持续的、严重的实际汇率失调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考察实际汇率低估和高估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强度时发现世界数据的整体表现是实际汇率高估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抑制作用而实际汇率低于其均衡水平时促进经济增长,前者作用力度更强。中国数据体现的事实是适当的货币低估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另外要尽量降低实际汇率高估带来的消极影响。就人民币而言,建议我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实施相关措施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避免汇率高估对经常增长的不利影响,并且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还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