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债券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综合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5fc1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多措并举,尽快提高资本,以达到8﹪的监管要求,可转债与长期次级债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必然选择资本市场工具.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三方面的特征,具有低成本融资和溢价转换为股本的优势,同时能够缓解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代理问题并有效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进而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民生银行2003年发行可转换债券获得了成功.以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解决国有银行资本补充困难和分流储蓄规模是一个有益的设想,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次级债是国际银行流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去年底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来补充资本.次级债具有发行便利,可连续发行等特点,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动补充附属资本的唯一渠道,次级债对银行具有约束功能,作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改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次级债的特殊性质,使其利率必然高企.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相互持有次级债会导致扭曲的次级债价格,加剧金融体系的结构性风险.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对自己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状况、资本构成和未来可能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合证券市场现实情况在可转债与次级债之间进行选择.
其他文献
在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始转变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学
期刊
本文通过描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及现状,回顾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增长的历程及其原因,并以工商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情况为例,试图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
该论文的研究目标为建立一套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产业融合,通过案例分析,从理论上抽象出导致产业融合出现的原因,分析产业融合对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政策的影响,产业融合给中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直接关系到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和中国的未来.研究国际先进银行,比较和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
利率市场化是指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随着宏微观条件的逐步完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步骤已经加快.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