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中频电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对比调制中频电治疗(Modulated Medium Frequency Current Therapy,MMFCT)与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在加速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20名健康受试者及20名脊髓损伤患者;在健康受试者左侧下肢分别用4种不同调制中频电治疗的处方刺激腓肠肌,然后使用多普勒超声测量胭静脉的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ies,PSV)、平均血流速度,筛选血流加速效果最好的处方;利用筛选的处方刺激脊髓损伤患者腓肠肌,测量股静脉PSV、刺激期平均血流速度、每分钟射血量,对比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时股静脉的上述指标。结果健康志愿者胭静脉基础峰值血流速度9.5±3.3cm/s,基础平均血流速度为4.2±1.7cm/s,连续调制波刺激时胭静脉PSV加快了约250%,平均血流速度加快了200%;断续调制波相较于连续调制波,胭静脉PSV加快了约160%;平均血流速度加快了约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波形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损伤患者静息时下肢股静脉基础峰值血流速度为6.5±2.7cm/s,基础平均血流速度为2.6±1.4cm/s,基础每分钟射血量为37.6±17.4ml/min。刺激时脊髓损伤患者股静脉的峰值血流速度、刺激期平均血流速度、单位时间射血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时的峰值血流速度、刺激期平均血流速度优于MMFCT,但MMFCT的单位时间射血量高于IP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调制波效果单次刺激加速效果优于连续调制波,而不同波形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脊髓损伤患者中,MMFCT能产生类似于IPC的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推测其能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IPC单次加速下肢静脉血流的效果优于MMFCT,但MMFCT的单位时间射血量高于IPC。
其他文献
免疫是指机体对于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能否引起传染的发生,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方面。
2003年7~8月凌源市小城子镇首次发生以高热、贫血、血性下痢为主要特征的牛病。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理检验,实验室病原检验,确诊为牛邱氏艾美尔球虫(E.Zumii)、牛艾美尔球虫
对蜗壳三种典型埋设方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和讨论了设置伸缩节与止推环对某巨型蜗壳结构整体受力特征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并对各方案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从降低混凝土拉应力
2001年10月辽宁省义县某大型猪场发生疫病流行,除哺乳仔猪、保育仔猪无一例发病外,其他猪群均不同程度发病,尤以小种猪发病率最高达40%,且呈爆发趋势,其次是成年公猪达13%,母猪达2.5%,共
感应加热电源以其清洁、高效、加热速度快等优势在工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熔炼、透热、淬火、弯管、焊接等领域。本文以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为研究对象,对三相电流型
鸡群进入产蛋期后,必须严格执行饲养管理制度,使鸡群生活在一个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才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许多农户在养鸡工作中随心所欲,时间迟早不定,喂料次数不定。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