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瘤胃细菌、原虫蛋白质分解代谢主要相关酶活力的比较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提供可解释绵羊瘤胃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特征的酶学依据。试验选用6只1岁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绵羊(平均体重为32±1.36 kg),饲喂精粗比为30:70的饲粮,依次采集饲喂前(0h)、饲喂后1.5h、3h、6h、9h、12h等6个时间点的瘤胃液,重复采集3次。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绵羊瘤胃细菌、原虫破碎液中蛋白水解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活力及比活力随饲喂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规律,且在饲喂后1.5h达到峰值;谷氨酸和NH4+含量也呈相似的变化规律。原虫破碎液中参与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这四种酶的比活力在各时间点均极显著高于细菌(P<0.01)。每1m L瘤胃液细菌、原虫中:原虫蛋白水解酶的平均活力极显著低于细菌(P<0.01);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平均活力高于细菌,谷草转氨酶的平均活力极显著高于细菌(P<0.01)。Km值测定结果表明,绵羊瘤胃液细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NAD的Km值分别为:细菌Km=2.6×10-7M,原虫Km=1.48×10-7M,原虫Km较小;细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谷氨酸的Km值分别为:细菌Km=8.41×10-6M,原虫Km=4.91×10-6M,原虫Km较小;细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NADH的Km值分别为:细菌Km=3.8×10-8M,原虫Km=2.7×10-8M,原虫Km较小;细菌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酮戊二酸的Km值分别为:细菌Km=1.16×10-6M,原虫Km=2.07×10-6M,细菌Km较小;细菌和原虫谷氨酸脱氢酶对NH4+的Km值分别为:细菌Km=2.97×10-5M,原虫Km=1.4×10-5M,原虫Km较小。原虫破碎液谷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细菌(P<0.01);原虫破碎液NH4+含量显著高于细菌(P<0.05)。研究结果表明,绵羊瘤胃细菌、原虫细胞中蛋白水解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谷氨酸脱氢酶的动态变化规律与瘤胃肽浓度、氨态氮浓度变化一致,且原虫细胞内这几种酶的比活力均高于细菌。原虫细胞中蛋白质分解代谢更旺盛,氨基酸的脱氨反应更活跃。瘤胃原虫细胞内不仅存在利用氨重新合成氨基酸的机制,还存在谷氨酸转氨机制。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通过日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东兰乌鸡生长期8-11周和12~15周两个阶段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而确定不同阶段最适日粮的能量蛋白质水平
家蚕是支撑蚕丝产业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昆虫中的典型模式生物。对家蚕基因组及其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将对蚕丝业和农林害虫的防治和生物制药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