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VM多情景下的耕地生态效益测算——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m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耕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供着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改善小气候、改善大气质量、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净化等方面的生态效益。但由于生态效益被置于了公共领域,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使得耕地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未能纳入到耕地利用收益之中。这样,在忽视耕地生态效益的土地利用机制下,耕地利用比较收益低下,耕地利用者和经营者的耕地保护意愿降低,并产生比较利益下的耕地非农化潜在驱动力;同时,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占用成本外溢,诱使发达地区竞相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可见,耕地生态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速度加快的根本原因,影响和制约着耕地非农化驱动机制的作用过程,决定着耕地非农化驱动力的大小和方向。而耕地非农化速度过快,不仅导致耕地资源大量浪费和非农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低下,而且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构成严重威胁。  本研究运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理论,以及非市场价值评估理论,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焦作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耕地生态服务功能特征及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对耕地生态影响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焦作市未来不同情景下的耕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合情景分析法系统开展耕地生态效益测算方法及机制的研究。重点阐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功能的内涵、类型和特征,揭示耕地生态效益的构成,明晰耕地生态效益测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及其避免方法,提出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多情景下耕地生态效益测算的新方法,构建出能与不同情景相融合的具有一定弹性区间的生态效益测算体系,以期能够满足耕地生态补偿的动态性需求和中国本土化使用。  主要内容包括八章,各章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  第1章:绪论。基于耕地生态效益测算对我国耕地非农化、粮食和生态安全的影响以及耕地生态补偿体系保障和测算方法的缺失,提出耕地生态效益测算这一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同时在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论文研究的内容、目标、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创新。  第2章:耕地生态效益测算的理论基础。将生态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理论进行融合,结合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分析和划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及评估方法,并在对评估方法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情景分析法对生态效益进行测算。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理论是确定耕地生态效益构成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及评估方法分类的依据。同时,对于生态效益这种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特征的非市场价值,通过对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最终确定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适用于本研究的耕地生态效益测算方法。  第3章:基于CVM多情景下的耕地生态效益测算方法模型的推导。从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理论入手,进行CVM测算方法和情景分析预测方法的理论和原理阐述,逐步深入的介绍本研究将CVM与情景分析法相融合,利用情景分析法的模拟技术设置出符合评估区域未来发展模式下的不同情景同 CVM评估所需的假设市场相结合的测算方法模型和思路,并尝试用经济学原理对其(基于 CVM多情景测算方法模型)进行了推导。然后,利用数学模型对“基于 CVM多情景测算方法模型”估算结果具备的动态性及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同时,通过对耕地生态系统和耕地利用效益的梳理,总结出基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界定原则。依据此原则,利用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特点,结合耕地生态效益的概念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界定出本研究对象的耕地生态效益包括:涵养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改善大气质量效益、生物多样性效益、土壤净化效益共六个部分。  第4章:实证调查及数据分析。在对焦作市不同情景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置出基于多情景下的假设市场;对调查的引导技术、支付工具、支付(受偿区间)和偏差处理进行了确定,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并通过预调查和引导调查,修改并完善出正式调查问卷;然后以对焦作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条件、耕地利用状况的调查分析结合研究区域地形因素,对焦作划分的生态分区为基础,进行了各个区县的样本点的选取;并利用完善后的正式调查问卷进行焦作地区的实证研究,对调查所得数据在耕地生态效益认知度、支付意愿、受偿意愿进行统计,并依此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分析表明:农户对耕地生态社会效益认知度及其重要性认知度均低于城镇居民,该特征可能是影响耕地保护支付率高低重要因素之一;从支付工具选择看,农户多倾向于“义务劳动”的选择,而城镇居民选择“义务劳动”与“出钱”基本持平,其原因可能在于农户的可支配的闲暇时间要远高于城镇居民。  第5章:耕地生态效益的测算表征尺度的选取。通过对CVM研究中生态效益测算的两类不同表征尺度WTP与WTA在选择概率和分布概率的差异性以及WTP与WTA在离散程度和比值的不对称阐释的基础上,结合WTP与WTA不对称研究的已有成果,并利用两类表征尺度的经济学比较,确定出适用于我国CVM测算的有效表征尺度。  第6章:基于CVM多情景下的焦作耕地生态效益评估及分析。利用所选取的表征尺度,结合耕地生态效益评估理论,测算出焦作耕地的生态效益;并以此次实证研究所得数据对基于 CVM多情景测算方法模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及动态性进行实证方面的验证;同时,结合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和确定出影响耕地生态效益的因素,对研究中出现的0WTP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验证出本研究的数据和结果是有效的。  第7章:多情景下耕地生态效益测算方法可靠性及其意义分析。利用“试验--复试检验”和“同类研究的相近性检验”两种方法对CVM多情景下耕地生态效益测算方法模型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及分析,并确认本研究方法模型有效可靠;同时在结合CVM评估方法优点的基础上,阐释出多情景下的CVM耕地生态效益测算方法模型的理论意义以及分区域测算耕地生态效益理论的意义。  第8章:主要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综合本研究主要结论,并对论文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元旦献辞rn伴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寄托着无数颗心热切的期待,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已经闪现.这是一个百年历史交替的时刻,这是一个书写希望、前瞻未来的时刻.在这美好的日子里,
住房,民生之本,“居者有其室”是人在社会的基本需求。现今社会住房问题往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并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突破50%,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住房相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住房问题已成为我国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国,廉租住房是政府为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推进教育改革的主力军。骨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仅
创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一方面,从教育学视角而言,促进人的创造力发展,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一种目标追求;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科技的革命性发
高校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本文就转变培养观念、理顺培养关系、优化培养方式、改革培养途径作一论述,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摘要】在学校业余训练中,合理应用组合练习,不仅能改善肌肉的形态、组织结构,而且能调动更多的肌肉群参与活动,使肌肉纤维参与活动的数量增多,从而更快更有效的提高运动成绩。  【关键词】组合练习肌肉群肌肉纤维肌肉刺激电脉冲神经中枢  近几年来,参加体育高考的人数有增无减,而考生体育成绩的高低则成为衡量一个教练员的唯一标准。根据近几年高考体育项目设置的特点,加之本人多年从事运动训练的经验积累,发现组合练
本文分析了高教自学考试促进“灰领”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考试体系,必须审时度势抓住市场机遇,发扬光大自身的职业教育属性或优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将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即给学生创造存在问题的情境,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与渴求,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工业革命"这一课时,就问学生"如果在大约200年前,你是
期刊
本文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政府支持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状况,拟对此问题进行系统地阐述,从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及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述产学研合作中赢得政府支持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注重传统教育的文明古国之一,其教育内容本身很大程度上与历史密不可分的;历史教学的过程更是源远流长。但进入现代以来,中国学生历史素养渐低却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不争事实。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单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具有专业与特长的人才。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需求的是综合国民素质的发展。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趋向。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