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RBA的用户界面体系结构研究及底层通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fltoe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布的交互式系统中,人机界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高效地开发分布式界面软件已成为软件体系结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图形用户界面的特点往往是易于使用而难于实现,而分布式系统所处的复杂的网络环境更是加剧了这种界面开发的难度。好的用户界面体系结构和高效的底层通信模型的支持将极大地提高分布式界面开发的效率。 本文首先讨论有代表性的单用户和分布式用户界面模型及其特征,分析分布式模型的通信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出一个分布式用户界面的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采用了一种新的“构件——事件服务”模型,以它为指导可以构造一个能在Internet或Intranet上灵活地运行的交互式系统。这样的交互式系统中的构件分布在异构的网络环境中,它们之间利用CORBA的事件服务进行通信。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CORBA的事件服务具有能屏蔽异构网络环境,进行基于事件的异步通信的优点,但它在发送事件时是广播式的,不能进行必要的事件过滤,因而不能很好地支持前述交互式系统的开发。为此,我们对标准的CORBA事件服务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加入事件过滤的功能,此外,还加入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支持事件查询和回答查询的功能。修改后的事件服务我们称之为MCES(Modified CORBA Event Service)。可以把MCES看作为标准的CORBA事件服务的一个升级版,它不仅具有事件服务原有的功能,而且具有CORBA事件服务及通知服务所不具有的新功能。通过分析MCES的各种可能的使用方式,我们设计一个构件通信语言CCL(Component Communication Language),每个CCL语句是对MCES的一种使用方式的抽象描述,而一个或个CCL语句组合起来就可以完成构件间的通信任务。使用CCL的好处在于不同语言编写的构件可以用同一种语言——CCL来描述并完成自己的通信任务。MCES和建立在MCES之上的CCL一起构成了支持具有我们提出的体系结构的交互式系统开发的通信模型。 使用我们提出的分布式用户界面体系结构,可以开发出具有良好结构和性能的交互式系统。而我们设计和实现的通信模型则为开发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底层通信支持。
其他文献
该文以证券交易平台实际课题为背景,介绍了分布式计算系统、证券交易平台的现况,结合对证券交易平台的全面分析和作者负责设计和实现的端机方式子系统的研究成果,讲座了支持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形式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供开发的油气资源日益减少,大多数油气开发已经转向小规模油层和薄层,传统的钻井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油气开发的形势。
该文提出了基于物化视图的XML存储和查询模型,其最大特征是面向应用的灵活性和查询的有效性.该模型提供了根据具体应用的数据分布和查询模式特征调整从XML到关系模式映射的能
工作流是指整个或部分业务流程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化.工作流是工作任务在多个人或单位之间的流转,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这种流转实际上将表现为信息或数据在多个
该文就上述的波长分配和并行计算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其中,在全光网的波长分配方面,主要包括:(1)对于环形光网中固定波长转换器的情况,采用置换群来刻画转换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本文主要研究了CORBA构件模型(CORBA Component Model,CCM)规范,对其提出的抽象模型、构件框架模型、容器模型、容器编程模型、配置模型等做了深入的剖析。比较了该模型和目前
基于Internet的路由策略的研究是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和协议理论中的关键性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以往的研究在这个方向上取得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改进现有的路由策略及其实现
该硕士论文大体可分为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详细论述了与知识发现(Knowledge Dsicovery)有关的一些内容,介绍其起源、发展等.同时对KDD所需作的工作及所需工具做了一个简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数据挖掘的由来、定义、基本过程及应用,并对数据挖掘过程中用到的OLE DB/ADO技术作了简单的描述;然后,该文叙述了如何实现数据挖掘,特
随着全球性访问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认证通信双方身份的协议更是倍受关注.一理正确确认参与者的身份,就可以建立一个共享的会话密钥,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