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浊声母指的是不送气的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古全浊声母变为各自同部位的清声母,是近代汉语颇有标志性的音变。闽方言的古全浊声母现今大部分已经清化,多数读为不送气,少数读为送气,但送气与否并不以《切韵》音韵的声韵调作为条件,且表面上看不来明显的规律,因此普遍被视为不规则音变现象。本文以闽语的古全浊声母今读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代表方言点进行详尽地比较。全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概述如下: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对闽语古全浊声母演变情况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本文研究内容和语料来源及取舍说明。第二章是福建本土闽语古全浊声母今读情况比较,包括闽北建瓯和闽东福州、闽东福州和闽中永安、闽东福州和闽南泉州、闽南泉州和闽南漳州这四组的比较,归纳这四组对比的异同,重点解释了各方言点中不同于其他点的特殊现象,总结出本土闽语的古全浊声母今读情况的一致性大于差异性。第三章是福建本土闽语与省外闽语古全浊声母今读情况比较,包括闽南漳州和粤东潮州,粤东潮州和粤西雷州这两组的比较,发现本土闽语和省外闽语的差别较大,并进一步探究这种差异形成是受周围客赣系方言和官话等的影响。第四章整体上对比了闽语古全浊声母各点今读情况,归纳各地今读情况的一致性和主要差别,解释了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不同语音层次叠加和周边方言渗透影响所引起的。本文将闽北、闽中、闽东、闽南、粤西、粤东六地的古闽语全浊声母今读情况做了系统的对比,通过大量的方言语料归纳出闽语古全浊声母的内部语音差异和一致性,结合相关的移民史解释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以期能够对闽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