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色金鸡菊总黄酮改善2型糖尿病的药效学与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生活愈加便捷、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熬夜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剧了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各个国家带来了沉重的医疗与经济负担。尽管目前临床上已经开发了不少有效的降糖药物,但随着糖尿病病情的恶化,已上市的药物未能控制并发症的产生,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未得到明显改善。开发更为有效的新型降糖药品是当前糖尿病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意识到防病胜于治病,更倾向于采用健康的方式防治疾病,例如运动,食疗等。茶饮作为人们日常饮品,有望成为防治慢性疾病的可选方式之一。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属于菊科(Asteraceae)金鸡菊属(Coreopsis),其头状花序在民间多作茶饮,常用于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但其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两色金鸡菊茶饮能够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两色金鸡菊70%乙醇总提物能够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众所周知,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等慢性代谢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故可以推测两色金鸡菊具有改善糖尿病的潜力。为进一步探索两色金鸡菊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以下研究:首先,建立两色金鸡菊质量控制标准:应用大孔树脂富集两色金鸡菊总黄酮部位,通过UPLC-DAD建立了 9个黄酮类化合物(异奥卡宁-7-O-β-D-葡萄糖苷、槲皮万寿菊素-7-O-β-D-葡萄糖苷、异奥卡宁、槲皮素-7-O-葡萄糖苷、马里苷、金鸡菊查尔酮、奥卡宁、圣草酚、紫铆花素)和1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酸甲酯-4-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两色金鸡菊总黄酮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之后的药理研究提供了基础。其次,采用两种糖尿病动物药效学评价模型进一步研究两色金鸡菊总黄酮(The total flavonoids of Coreopsis tinctoria,CT)对糖尿病的改善作用。(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和高糖高脂饲料共同诱导的wistar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表明CT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的空腹血糖(Glucose,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与游离脂肪酸(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改善糖耐量与胰岛素耐量。(2)db/db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实验结果表明CT能够明显降低血脂相关指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的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GLU、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胰高血糖素(Glucagon PG)与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水平)。其中,CT低剂量组药效比CT中高剂量组更好,其肝脏脂肪变性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并且胰岛明显增生,提示着低剂量组的胰岛分泌功能增强。以上两种动物实验结果表明,CT具有很好的降血糖的潜力,有望开发成辅助降糖药或者辅助降糖的保健品。结合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初步探索CT改善糖尿病的作用机制:采用RNA-seq技术对db/db小鼠的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对比CT组与模型组(CT vs.Model)、Model组与正常组(Model vs.Control)两个组合的差异基因,找到了大量的重叠差异基因;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CT干预后,调节了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磷酸戊糖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异生、PPAR信号通路、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等多条通路,其中最显著的是柠檬酸循环,涉及能量代谢、糖代谢、脂代谢等多个复杂生物过程,提示着两色金鸡菊能够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地改善糖尿病。根据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挑选出11个与糖尿病相关的关键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验证。结果发现,两色金鸡菊可能通过调控Slc2a2、Cd36 Fabp4、Prkca、Ugtla5、Slc27a4、Pygl、Aldob、Ogt、Pik3c2b、Sdhb等关键基因,调控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能量代谢等经典通路,从而达到改善糖尿病的目的。最后,通过计算机反向寻靶技术辅助探究两色金鸡菊的药理活性:找到了 208个靶点,发现其主要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糖脂代谢障碍等疾病相关。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 15个潜在靶点和20个活性化合物(包括19个黄酮类成分和1个苯丙素类成分),涉及激素调节、抗炎、抗氧化、胰岛素抵抗、能量代谢等代谢通路,发现两色金鸡菊具有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和糖脂代谢紊乱等疾病的潜在活性,具有深入开发的潜力本文通过以上研究系统评价了两色金鸡菊总黄酮改善糖尿病的药理活性,并为两色金鸡菊后续的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优化黄芩汤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黄芩汤颗粒的合格颗粒收率(Y1/%)、溶化时间(Y2/min)及吸湿性(Y3/%)的总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唐山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唐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入手,运用SW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数据信息也进入爆炸增长的阶段。对于政务服务部门,电子政务系统非常重要。由于许多电子政务系统是十年前的产物,信息孤岛的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改造势在必得。某政务服务系统中,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审批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一些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通过该系统,可以使原本复杂的审批流程变得简单。审批过程再也无需用户亲自来办理,而是全程在网络上进行办理,并且整合了各部门的审
外用维甲酸由于具有抗增殖、抗炎、调节免疫、促进胶原生成等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科。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外用维甲酸的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种类、浓度维甲酸之间的比较以及
基于物理的布料仿真(Physically-based Cloth Simulation)研究的是如何在计算机虚拟世界中模拟出布料在现实世界中的运动形态,是近几十年来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
目的对海洋放线菌所产生的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抗肿瘤活性进行阐述,为海洋放线菌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结合相关文献33篇,对近5年来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
  本文对某公司使用的余热发电双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取提高熟料质量和出窑熟料温度,在促进窑内煅烧的同时,增加AQC炉进口温度;通过提高窑喂料量增加可回收热量;
微信营销以实时性和及时性的独特优势,为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效益.但微信营销毕竟是新生事物,在对企业营销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微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多发生在中年以后和老年人,以慢性进行性多见。我国群体发病率为5.11%,患者中约64%-73.3%有眼底改变。为了了解高血压患者眼底病变的相关
在当今数据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图像和三维模型作为流行的视觉媒介分别承载着所表示对象丰富的颜色外观和几何结构信息。如何更好的挖掘和处理两者所表述的信息特征是当下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图像和三维模型表述信息的互补性,用户可根据在两者之间建立的关联关系对图像或图形数据进行修改和再处理。同时,还可以将此对应关系应用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场景中,如基于图像的三维模型检索、图像深度估计、图像/三维模型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