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多倍体诱导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kingle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瓜原产非洲,是一种世界性的园艺植物。其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西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39年日本生物学家木原均等用秋水仙素成功诱导获得世界上第一个四倍体西瓜,由此进了多倍体西瓜育种的新时代。西瓜多倍体育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培育出诸多优良的多倍体西瓜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生产上所取得的辉煌成果相比,西瓜多倍体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变异和细胞学水平变异,对分子水平的研究则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二倍体自交系早熟京欣母本为研究材料,诱变加倍,并通过杂交获得同源三倍体西瓜;利用cDNA-SCOT差异显示技术分析诱变过程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了与染色体加倍相关的基因;利用AFLP技术分析不同倍性DNA一级结构的差异,探究多倍体表型性状变化与DNA一级结构的联系;利用MSAP技术分析了不同倍性西瓜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和水平。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胺黄灵诱变成功获得与早熟京欣母本同源的四倍体,并建立了一套多倍体西瓜整个生长周期的鉴定方法;   2.利用诱变所得早熟京欣母本同源的四倍体与早熟京欣母本二倍体杂交获得了同源的三倍体,得到了无籽西瓜。   3.利用cDNA-SCOT差异显示技术分析诱变过程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得到了与染色体加倍可能相关的基因片段。选择重复稳定出现的片段,克隆,测序,比对,分析了片段的生物功能,主要与细胞分裂、能量与代谢、蛋白加工与降解、跨膜转运和抗逆等相关。   4.通过对不同倍性西瓜基因组DNA的AFLP分析,证明在诱变过程中以及杂交组配三倍体的过程中未发生DNA一级结构的改变,原始材料优良的性状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   5.应用MSAP技术对不同倍性西瓜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倍性西瓜基因组DNA中均存在甲基化;诱变及杂交后,甲基化水平及状态有所变化。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的总甲基化率分别为25.2%、28.5%、28.2%,差异不显著;甲基化状态均以全甲基化为主,全甲基化水平以三倍体为最高,为24.9%,二倍体与四倍体的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2.5%、21.9%;二倍体、三倍体、三倍体半甲基化率分别为2.7%、3.6%、6.3%,差距较大,与倍性呈正相关。进一步对不同倍性西瓜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特征分析,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西瓜位点甲基化模式大部分未改变,但也有少部分位点甲基化模式进行了调整。三倍体有超过12.1%的位点、四倍体有超过13.9%的位点甲基化模式发生改变。其中,三倍体有6.9%位点甲基化程度升高,3.3%的位点发生去甲基化;四倍体有8.5%的位点发生过甲基化,有3.0%的位点甲基化程度降低。这种改变可能与多倍化和杂交所带来的双重基因组冲击以及寻求新的核质平衡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Nearly all displacive transitions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be continuous or second order,and the rigid unit mode (RUM) provides a natural candidate for the soft
本研究以不同抗冷型玉米品种丰单3(FD3,抗冷型)和郑单958(ZD958,不抗冷型)为材料,于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研究了积温对两类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碳代谢关键酶、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及聚糠萘水剂(PKN)化学调控效果,探讨温度特征和PKN化学调控对两类玉米叶片碳代谢影响的酶学生理机制,以期为建立低温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保障寒地春玉米高产稳
1苹果轮纹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1忽视壮树防病生产上为了实现早果丰产,获得早期经济效益,大力采用刻芽、环剥、扭枝等一系列丰产措施,给树体造成众多伤口,加之负载过重,土肥
A model 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ime-related thermal diffusion equ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wo-dimensional shear flow on the stability of a crysta
The elastic constant,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and effect of metallic bonding on the hardness of RhN2 under high pressure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first-p
种子活力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种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种子要有更高的播种品质。在种子耐藏性方面,选择高活力种子可以较好地抵抗各种贮藏逆境,有利于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本研究以豫82与沈137为亲本构建的201个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试验和人工加速老化发芽试验。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of terahertz (THz) coherent transition radiation generated from an ultrashort electron bunching beam is reported.During this experiment,
本文以耐淹性较差的玉米单交种登海662(DH662)和耐淹性较好玉米单交种浚单20(XD20)为材料,以盆栽方式研究了淹水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外源亚精胺(Spd)对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淹水胁迫后,耐淹性较差的DH662幼苗根干重下降幅度显著高于耐淹性较好的浚单20,淹水8d时,DH662和XD20根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29.7%和12.1%,总根长分别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