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物质上的满足感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精神需求,文化旅游的浪潮在我国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之下,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旅游地点成为了人们关注更多的旅游目的地。由此可以看出,现如今人们不单单以物质追求为生活目标,而且对精神追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社会背景之下,物质文明的发展非常之快,这就造成了人们对于由于物质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现代文化的厌倦甚至排斥,那么传统文化就成了人们对于心灵与文化归属感的追求,所以人们在此社会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会将旅游的目光的关注点放在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目的地之上。在如此背景之下,以历史文化传承为目的的历史街区与古镇项目为代表的旅游项目开发营运而生。传统历史古镇所处地理位置大多偏僻,具有聚落的特征,并且具有独特的民俗风貌,而以商业为目的并继承当地传统历史文化的古镇及街区由于其交通的便捷性等因素使其开发难度大大降低,故受到了开发与经营者的青睐。但是,以经济利益为先导的当今社会,许多的传统古镇及街区项目的开发往往缺少了理论的指导而以快速收益为目的应运而生,所以产生了其形式不能很好的承载内容的结果,不但造成了大量物质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不能让游客得到相应的精神层面追求。因此,本文将通过结合实际项目──同州古镇民俗文化博览园传统街区的设计研究,进行此类项目开发与设计的适应模式的研究,从而指导实际项目。本次同州古镇民俗文化博览园的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也正是以古同州厚重的人文历史为背景,整合相应的资源,通过传统关中民居的建筑形式,以当地厚重的历史民俗文化为载体,借助现代的商业运营模式,重现同州在历史上原有的繁荣景象与关中地区的厚重文化,努力从策划与设计的角度出发,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具有区域乃至全国知名度的历史文化名镇。而笔者也有幸在研究生阶段在导师的带领与指导下参与到了该项目当中。从而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引发了我对新型古镇的开发下怎样对传统民俗文化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于传统文化碰撞过程中怎样更好地融合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也是带着这些问题让我对该类型古镇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有了更为浓厚的探索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