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新巴尔虎右旗为例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qj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原生态恶化现象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国家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为系统性的治理和遏制草原“三化”问题,保护国家生态屏障,保护天然草原,稳定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2010年10月编制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之后经过中央批准,从2011年起,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8个主要的草原牧区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为草原生态补奖机制)。2011年开始连续5年中央财政将每年投入134亿元资金用于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户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项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是我国在草原生态保护方面投入资金金额最多、覆盖范围最大、所涉及的内容最多的强牧惠牧的一项重要政策。  本文基于2014年对新巴尔虎右旗169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满意度的调研问卷资料,阐述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满意度情况如何,并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出影响牧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满意度总体上比较高的。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表示满意的占样本数88.17%。影响牧户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草场面积、牲畜头数、家庭总收入、补奖收入、畜牧业支出、对政策了解程度,补奖标准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如何完善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既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也能兼顾牧民生计问题将是本论文的核心问题。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