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对暴露于原油水溶物中的鲫鱼受精卵和仔鱼进行观察,研究原油水溶性成分对胚胎的死亡率、胚胎发育、仔鱼死亡率、仔鱼发育及仔鱼活动能力的影响;2.以短时间(1~7d)暴露于原油水溶物中的鲫鱼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肝脏、鳃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原油水溶物对鲫鱼的肝脏、鳃中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3.以长时间(28d)暴露于原油水溶物中的鲫鱼为研究对象,研究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试验一、原油水溶物对鲫鱼受精卵和仔鱼的影响将人工授精获得的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受精卵(受精2 h)暴露于体积百分浓度分别为4.50、9.90、15.00mg/L的大庆原油水溶物培养,研究其孵化率、出膜时间及仔鱼发育状况等。结果表明,原油水溶物对仔鱼的影响大于对胚胎的影响。原油水溶性成分并不直接造成胚胎死亡,各浓度组之间胚胎死亡率总体上无明显差异,试验组仔鱼出膜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有提前趋势。在暴露在原油水溶物的条件下,仔鱼存在发育缺陷、畸形、心率减缓、体色着色减弱、活动能力下降等问题,甚至造成死亡。随着原油水溶物浓度的提高,上述现象的发生及死亡率逐渐增加。试验二、原油水溶物对肝脏和鳃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成年鲫鱼为研究对象,在0.03、0.30、3.00 mg/L的原油水溶物暴露条件下(以石油类物质的质量浓度计),研究原油水溶性组分对鲫鱼的肝脏和鳃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当暴露时间为1d时,实验组鲫鱼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受到诱导,随原油水溶物浓度的升高诱导效应变强。随暴露时间延长到7d,3.00mg/L实验组中肝脏和鳃中的上述抗氧化酶均表现为抑制,说明3.00mg/L浓度原油水溶物会影响鲫鱼肝脏和鳃的抗氧化能力。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与肝脏一致,但是鳃中的GST、GPX活性与肝脏不一致,可能与两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关。鲫鱼肝脏和鳃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先抑制降低后诱导升高的趋势。鲫鱼肝脏和鳃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说明1d的原油水溶物暴露会引起鲫鱼肝脏产生抗氧化应激反应,造成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暴露时间延长,氧化损伤程度升高。试验三、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成年鲫鱼为研究对象,在0.03、0.30、3.00、15.00mg/L的原油水溶物暴露的条件下,研究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经过28d原油水溶液暴露,实验组鲫鱼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当原油水溶物浓度≥0.30mg/L时,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实验组鲫鱼血清中的球蛋白的变化趋势与总蛋白相似,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然而,实验组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和A/G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当原油水溶物浓度≥0.30mg/L时。当原油水溶物浓度≥0.30mg/L时,实验组鲫鱼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明显升高。当鲫鱼在原油水溶物中(≥0.30mg/L)暴露超过14d是,其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MDA含量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