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h2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因其长径比高、比表面积大、结构可控、形貌多样被广泛研究。石墨烯气凝胶也因为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密度和良好的压缩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结构设计和表面处理入手,对纳米纤维的结构进行设计使其具有功能性,并将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开展研究工作。不仅制备出具有Janus结构的功能性纳米纤维,还将表面改性后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备纳米纤维/石墨烯气凝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热处理工艺,结合针头设计,制备出具有Janus结构的CoOx/C纳米纤维。探讨了纺丝参数和热处理温度对具有Janus结构的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及组分的影响,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10 wt%的PAN/DMF溶液,纺丝液B为14 wt%的PVP/DMF溶液,金属盐浓度为PVP的30%,静电纺丝工艺参数为:接收距离15 cm,纺丝电压17 kV,纺丝液流速为0.002 mL min-1,预氧化温度为260℃,碳化温度为800℃。得到的CoOx/C Janus纳米纤维具有明显的Janus结构,对氧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活性。(2)通过结合静电纺丝、水热法和冷冻干燥法,选用一维纳米纤维和二维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探索了氧化石墨烯溶液浓度、还原剂、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气凝胶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实验条件是氧化石墨烯浓度为3 mg mL-1,还原剂选用抗坏血酸,纳米纤维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水热反应温度为90℃,水热反应时间为6 h,制备所得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具有“层状结构+孔结构+纳米纤维”的多级微观结构。(3)将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用作压阻传感器,对其力学性能和压阻传感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时可以得到性能最佳的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其压缩应力最高可达43.54 kPa,高于石墨烯气凝胶;压阻性能优异,压缩后可迅速回弹,信号响应迅速(最快可达37 ms),呈现线性灵敏度,可监测脉搏和声带的振动,指关节、腕关节以及膝关节的运动。
其他文献
今天,物理老师和我们一起探究了照相机的原理和结构,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动手作业,让大家每人做一个“照相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证券法的时候,可以考虑在现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基础之上,建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武汉证券交易所、成都证券交易所,确保我国东南西北中
集气装置与洗气装置是实验中经常出现的两类重要装置,也是学生很易混淆或把握不准的装置,将大家在学习中经常碰到的这类情况进行归纳,供学习参考。
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催生出一大波现代性产业,互联网、文化等新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流动机会,使得原先固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松动以至于不断分化
在我收藏的邮品中,云南省邮政管理局1950年10月1日刻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邮戳一直被我视若珍宝。在新中国60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再一次回味起这枚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塞通;脑蛋白水解物;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32-02    急性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急性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笔者采用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本病30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
贵州五轮山井田自二叠系煤层形成以来,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更替。在构造控制下,煤层主要经历了四期煤化作用。煤层气主要生产阶段,发生在印支期末-燕山早期,保存的煤层气
笔者自2005年起应用舒筋红花酊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外伤性肘关节僵硬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