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湘西苗疆书院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西苗疆,地处楚南之极,古谓之蛮荒僻壤,归而未化。自汉以降,历代中央王朝穷于治理,惟自清康雍年间改土归流以来,始才为朝廷实际所治。是时,制度化的教育亦始随流官而至,惠泽苗疆万众生民。而书院,作为当时逐渐取代衰腐没落官学的主要教学机构,在朝廷大肆推行“帝王敷治,教化为先”政令的推导下,成为苗疆培养入仕人才的主要场所。苗疆书院百余年的发展与衍变,不仅影响着湘西苗疆的文化教育,更涉及到风气习俗、思想观念、社会结构变动以及苗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等诸多方面。本文在广泛搜罗相关文献资料,并辅以大量的田野调查佐证的基础上,主要就以下问题做出细致的探讨: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本文研究的缘起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就本文所要涉及的研究时限及“湘西苗疆”等相关概念作以详细说明。正文部分首先考察了书院设立前湘西苗疆社会的教育状况,并就清代前期变动的书院政策以及改土归流前后严峻的苗疆社会形势做出了细致的爬梳,在此基础上,分析清代自朝廷而至地方之所以要在苗疆不遗余力地推行“帝王敷治,教化为先”的文教政策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这亦是书院在后来得以良好地维持和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其次则分别以苗疆凤凰厅之敬修书院、乾州厅之立诚书院、永绥厅之绥阳书院为例,分别从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科考成效、改制历程等方面,考证了湘西苗疆书院从兴建、发展、变迁到最终消逝的历史过程。再者即为探讨书院的发展对苗疆社会的诸多影响。这一章主要是以苗疆书院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分析书院影响在苗疆的日益推播及苗疆社会对此的因应。这主要包括对苗疆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的提升、观念意识的觉醒、风俗习惯的改易,乃至新的社会阶层的兴起、民族地方的安定治理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最后,通过与同时期相邻苗疆——贵州松桃厅的书院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稳定与发展情形的对比,探析书院对于湘西苗疆进步发展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烧结+钎焊”的电机转子真空钎焊方式,通过肉眼观察试棒烧结钎料后的钎料附着率及表面质量对试棒的结构及钎料包扎工艺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在试棒烧结阶段,设计适合于烧结
为应对微纳卫星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的发展需求,满足系统的可扩展性的要求,分析对比传统卫星加载方案的设计特点,提出一种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在轨可重构的办法实现多FPGA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近十年来硕士研究生的规模迅速扩大,这一方面为各行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却因扩招引发公众对于硕士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Ⅱ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内源性性激素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内源性性激素作用靶点及其与肥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
<正>现阶段,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依然持续呈现,同时世界经济也正处于缓慢复苏与不断发展分化的时期,酝酿对投资贸易格局及多边投资贸易规则进行深刻的调整。基于近年来
野马滩水源地为玛沁县第一水源地,是依靠引取野马滩构造岩溶泉为主,该泉观测期内泉水流量最大为0.59542m。/s,最小为0.46530m。/s,泉水中锶含量0.52mg/L,矿化度403.26—405.36mg/L,总硬度220
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赴美国投资遭遇美国的投资安全壁垒,但最终打破了壁垒。日本企业当年的经验值得借鉴。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形势,过去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向讲授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该研究在此背景下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国际贸易类课程,通过剖析参与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产物的独立学院,在采用民办机制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条件下迅速崛起,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新增长点。虽然独立学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