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经营状况不仅关乎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更关系到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提高核心竞争力,而这与银行的收入高度相关,银行收入包含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二者都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如何寻求最大收入,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综合了利差收入及非利差收入构建模型,模型中加入反映货币政策因素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指标,根据商业银行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三类商业银行,分别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两种收入的共同影响因素,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收入和优化收入结构做出正确决策。银行收入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中含有银行的规模、资本实力、资产状况等,外部因素中含有宏观经济状况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诸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本文根据传统理论模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我国三类商业银行中、短期内的样本数据,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结合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探索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增加及收入结构的显著因素,找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收入结构,规避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以提高商业银行收入和优化收入结构的策略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