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慢性便秘的证候分布研究及中成药指导用药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便秘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临床常见证,时时刻刻在影响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且多数便秘患者患病日久,以致用药泛滥,随机投药,不能有效的治疗便秘。在本人跟师期间发现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消化科的便秘患者相较而言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有必要了解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消化科慢性便秘患者的证候分布,大致确定临床每个证候所占比例,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并在辨证不明确情况下指导医生对中成药的选择。目的:在于确定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消化科便秘患者的证候分布特点,在医生无法判断证候的情况下,以此为根据指导医生选择用药。方法:参照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及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所制定的中医证候分类,并有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监督确认,收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消化科门诊病人400例,统计出便秘患者男女比例,分别计算每个证候所占比例,包括单一证候及复合证候以及每个证候出现频率。结果:400例便秘患者中,男性141例,女性259例,男女比例为1:1.84,平均年龄在分别在58.04±18.61及49.51±18.02。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是单一证候者占37.75%,复合证候占62.25%,其中两种证候兼有者占53.50%,三种证候者占8.50%,四种者占0.25%。单一证候中以肠道实热证和肺脾气虚证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5.50%和21.25%,次之为津亏血少证及肠道气滞证,分别为6.00%和5.00%,而脾肾阳虚证最少,占0.25%。两种证候中出现最多的为兼有肺脾气虚证和肠道实热证以及兼有肠道气滞证和肺脾气虚证,分别有58例及51例,各占14.50%及12.75%;肠道实热证+津亏血少证有47例,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有20例,肠道气滞证+津亏血少证有16例,津亏血少证+肺脾气虚证有13例,其余均不足5例。三种证候中以肠道实热证+津亏血少证+肠道气滞证以及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津亏血少证为最多,均为9例,其次为津亏血少证+肠道实热证+肺脾气虚证,共8例,其余均不足5例;四种证候只出现1例。从证候出现频率看,肠道实热证出现较多,共有212例,占53.00%,其次为肺脾气虚证,共有195例,占48.75%,接下来为肠道气滞证,共有135例,占33.75%,紧接着是津亏血少证,共有128例,占32.00%,最后为脾肾阳虚证,只有15例,占3.75%。结论:便秘证候的出现已趋向于多元化的方向,对复合证候便秘的研究更能增加辨证准确性。在指导用药方面,治疗肠道实热证建议选用当归龙荟胶囊,治疗肺脾气虚证或津亏血少证时选用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肠道气滞证时用六味安消胶囊,对于中成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便秘患者,或患者证候较为复杂没有合适中成药供选的情况下,应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
其他文献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最常见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下肢动脉的具体表现,是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病变广泛,主要累及大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创伤、运动损伤以及过度负重等导致的关节周围各种急慢性损伤越来越多见。据调查发现,慢性肩关节疼痛目前已经成为继慢性头痛、慢性下腰痛之后的
中国瓷器发展到唐代,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但青瓷在整个瓷业中仍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瓷器品种。一般来说,商、周开始的原始瓷器即属原始青瓷,在如
期刊
餐饮服务是后勤服务保障单位主要职能之一,为广大职工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满意的饮食,不仅关系职工的健康,也保障科研生产单位的正常运转。本文结合后勤餐饮服务中的食品安
在价值多元化和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和肩负传递国家主流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作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教育教学模式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痰湿证引起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月经情况及肾虚痰湿症状的改善情况和相关实验室临床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补肾化
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传媒产业所有权融合成为国际趋势,所有权融合可以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增强传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传媒所有权融合要从测量区域市场和产品
粮食的安全存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确保粮食的安全存储,粮情测控系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借助该系统,粮仓管理员能够及时掌握粮仓
“这、那”类指示代词在日常口语交流和写作中使用频率都很高,但却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发现,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这、那”类指示代词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歧视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也不能避免。平等作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其重要性对于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不言而喻。促进平等就业作为平等在就业领域的延伸,关系着广大劳动者能否体面劳动,甚至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不管是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也好,还是世界各国也好,都在立法中强调劳动者应当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