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对拥有者效应的影响:ERP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ss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有者效应是指这样一种偏好,即相对于别人所拥有的物品,人们更加偏好自己所拥有的物品。社会心理学家常常用自我提升机制来解释拥有者效应,即人们通过增加对与自己相联系的物品的偏好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拥有者效应如何影响人们对自我和他人拥有物品的评价,特别是当这些物品被不同效价的形容词描述的时候。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在于考察个体是如何评价被不同正负性效价形容词描述的自我拥有或他人拥有的物品。其次,本研究关注了催产素,一种对人类社会认知和行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神经肽,是如何调节对自我拥有和他人拥有的物品的评价的。本研究中,被试在实验前被要求想象一个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他和他的朋友分别拥有三件不同的物品。在正式实验中,被试需要判断屏幕上出现的被不同效价形容词描述的物品是归自我拥有还是他人拥有,我们同时记录了被试的脑电反应。结果发现,正性形容词描述的自我拥有的物品比负性形容词描述的自我拥有的物品诱发了更大的持续性晚期正成分,同时负性形容词描述的他人拥有的物品比正性形容词描述的他人拥有的物品诱发了更大的持续性晚期正成分。这种效应可能是由自我提升动机驱使,即自我拥有的物品+正性形容词,他人拥有的物品+负性形容词引发了更强的情绪动机体验,从而产生更强的持续性晚期正成分。催产素使得对他人拥有的物品的脑电加工模式发生反转,即正性形容词描述的他人拥有的物品比负性形容词描述的他人拥有的物品引发了更大的持续性晚期正成分。催产素可能促进了人们的社会趋近动机,使得他人拥有物品的社会线索得到凸显,从而人们将他人拥有的物品也“看成”自己拥有的物品,当他人拥有的物品被正性词描述时,也会产生更强的情绪动机加工。这一发现与前人关于催产素能一般性的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现初步一致。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者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想做而不敢做的纠结”这一内心冲突以及“如何走出这个纠结”所进行的自我探索和行动
用涡流放置式探头探伤时 ,可把工件看成半无限大平面 ,用电磁场理论推导出特征频率的计算公式 ,按最大灵敏度原则计算出材料的工作频率选择范围。通过实验 ,给出了常用材料的
4月29日,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5)》。报告称,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在积极进入新兴媒体领域,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明显增强,一个形态各异、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