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高中阶段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xyz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国际教育是一个相对崭新的教育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其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教育领域之一。国际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基准、家长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教育育人管理理念,于家校合作方面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实践经验,共同致力于“家校施教,合作铸材”。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教育领域在高中阶段大力推进家校合作力度,努力探索高中阶段家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对在国际教育领域实现家校合作新局面,推进育人体系的纵深发展,全面提高国际高中教学育人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我国由于缺少对国际教育领域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国际高中家校合作方面的研究进展仍然较为缓慢,合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所做家校合作研究,就是要验证国际高中家校合作的特定问题,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探索适合国际高中家校合作的实践策略。本文通过对大连市X国际高中家校合作问题开展问卷调查辅以访谈,从国际高中家校合作的基本内涵及概念界定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以国际高中家校合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了解大连市X国际高中家校合作的现状,以国际高中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研究为重点,对国际高中家校合作的实证调研情况等信息资源加以凝练,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定性分析,旨在指导当前国际高中家校合作实践,进一步丰富发展我国高中阶段家校合作的理论体系,为教育改革背景下,国际教育领域高中阶段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典型的经验和范例支持。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大连X国际高中家校合作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校双方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第二、家校合作中问题家庭因素的制约阻力较大;第三、问题学生因素使家校合作面临极大挑战;第四、家长缺乏对国际教育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与了解;第五、教师与家长双方合作的限制性因素较多。由以上综合分析可知,国际高中进一步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十分必要。基于此,提出了大连X国际高中对于家校合作问题的几点解决策略和建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达成教育共识;第二、注重理性引导,消除问题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第三、抓住教育契机正确处理学生问题,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第四、树立合作自信,对国际教育领域相关知识加强学习;第五、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务实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
其他文献
用INDO系列方法对由(C59N)2和CH2Ph2合成的第一个C59N衍生物C59(CHPh2)N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C59(CHPh2)N的稳定分子构型,表明C59(CHPh2)N为C5对称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C59(CHPh2)N的UV-Vis光谱、NMR谱。计谱表明C59(CHPh2)N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μ较大。
近年来,电喷雾质谱作为“软电离”质谱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1,2],1991年Ganem等[3]首次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溶液中特异性免疫蛋白质-药物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目前生物酶-底物/抑制剂、DNA-药物、蛋白
运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研究了碱性介质中甘氨酸在Pt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反应行为,并利用纳米Pt膜极的异常红外效应鉴定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表现吸附物种。结果表明,甘氨酸在Pt电极上极
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备了α-氯乙酰氧端基大分子引发剂。并用于引发(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活性”/可控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结果表明:酰化反应温度为60℃,氯乙酰氯过量5倍和反应24h,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