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形象的文学“复辟”——论二月河的清帝小说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帝王故事历来是作家们所喜爱的创作题材,当然在不同的时代作家们塑造出的帝王形象也是不同的。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二月河运用儒家伦理思想成功的塑造了康雍乾三代盛世帝王的形象。本文以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为研究对象,围绕帝王形象的复辟这一主题分别展开论述探析。人们的审美需求深刻影响着作家对小说人物的塑造,本文希望通过对二月河笔下“清帝”形象的分析,来透视当下人的思想动态,并以此来剖析这其中的文化根源。  本文由七部分构成:绪论;“王者归来:历史游魂的文学‘复辟’”;“康熙:文韬武略与宏大叙事”;“雍正:亲政图治与翻案辩诬”;“乾隆:悲情的盛世王者与媚俗的世间凡人”;“文化寻根:帝王情结的现代解读”;结语。  绪论:本论文是对二月河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所创作的清宫系列小说进行阐发和研究。主要针对当下“帝王热”和“清宫热”的文学“复辟”现象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构成了引言部分的主体。  第一章:本章以整体远观的方式,将二月河的清帝小说放在当代文学史中进行历史性考察,研究当代小说中的“帝王”形象,重点研究小说创作观念的变化。  第二章至第四章:本章对二月河清帝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着重分析帝王形象的类型以及小说作者对人物塑造的方法。  第三章:本章将从文化“寻根”或“探源”的角度着重分析和透视当代帝王形象的“复辟”和帝王情结的“泛滥”。  结语:再次回到帝王形象文学“复辟”本身,历史小说的写作是否突破了传统写作方式?这种历史题材创作经验和思想观念的不足之处又在何处?结语将对帝王叙事的局限性和发展性做出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立足于信息背景下,对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促进创新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对今后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性的作用.
史家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份子,其文学关切理应纳入文学史的研究范畴之内,提出的文学理念同样应被当做文学因子引起重视。本文以唐初史家为观照对象,从史家立场出发,通过掌握唐前文学
秋胡戏妻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传统题材,历朝历代都有不同体裁的创作。本文尝试从剧种史的角度,对这一传统题材的不同戏曲版本及流变过程进行研究考证。通过研究南戏、杂剧和花
近年,随着我国GDP的不断增长,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多,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所以现在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不单单只是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而且要求建筑的舒适度.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在国民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其中存储的重要信息一旦泄露,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一方面,许多入侵者试图“看到”一些相关的数据或信息,另一
石涛(1642-约1707)是中国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画家,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和迥出尘俗的艺术才华。他原名朱若极,是明宗室靖江王的后裔,幼年时即遭家国之变,后遁入佛门,以书画自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计算机在实际生活及工作中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实际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几乎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
在水墨艺术的讨论语境中,相较于“笔墨”、“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必要与可能、“水墨边界与内涵”等话题而言,“色彩”之于“水墨”的命题热度没有那么高。我觉得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同时也让人们方式的发生了改变.但是,在享受计算机技术便利性的同时也要客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