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量首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头发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以及对这些ACS患者的跟踪随访,观察ACS患者头发皮质醇水平是否和其焦虑、抑郁和倦怠状态的程度相关,是否能作为评估慢性压力的客观指标,以及头发皮质醇水平是否影响ACS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生活质量和体力恢复等预后指标。[方法]1.以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首次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并愿意参加随访调查的病例为研究对象,获得患者本人知情同意并签字后,建立患者个人档案。2.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烟酒嗜好、既往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临床表现、疾病诊断等。3.完成所有ACS患者头发标本的采集,使用高相液相色谱仪对其进行皮质醇检测。4.出院前用哥本哈根倦怠量表(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CBI)的一般倦怠子量表及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测评患者的倦怠、焦虑、抑郁水平。同时在出院前完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获得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测值。5.出院1个月及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对患者用简短体力测试(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方案进行体能测试,并采用生命质量 8 条简明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8-item Short-form,SF-8)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获得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测值。6.所有资料均采用Stata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由于HRV指标SDNN、TP、LF、HF、VLF、ULF不是正态分布资料,应首先将它们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变成lnSDNN、lnTP、lnLF、lnHF、lnVLF、lnULF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直线相关法分别比较头发皮质醇水平和倦怠、焦虑、抑郁的相关关系。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包括倦怠在内的各种基线数据对头发皮质醇的影响。分别以出院后1个月时的SPBB分数、SF-8生理评分和心理评分、SAQ五个维度评分为因变量,构建数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分析基线头发皮质醇水平对上述指标是否有影响。以半年随访期内重复测量的HRV参数为因变量,构建广义估计方程来分析头发皮质醇对HRV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79例,退出2例,未检出头发皮质醇含量6例,实际完成实验及随访71例。2.倦怠和皮质醇的直线相关关系:r=0.098,p=0.417;抑郁和皮质醇的直线相关关系:r=0.057,p=0.775;焦虑和皮质醇的直线相关关系:r=0.153,p=0.388。结果表明,上述负性情感反应与头发皮质醇都没有相关关系。3.基线资料中除了家庭人口数与皮质醇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8),其他各项指标,包括倦怠在内,与皮质醇都没有相关关系。4.基线皮质醇含量和1个月时的SPPB评分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系数0.009(95%可信区间-0.012-0.031),没有统计学意义(t= 0.85,p= 0.394)。表明SPPB评分数据与皮质醇水平没有相关关系。5.基线皮质醇和1个月时的SF-8生理评分(t=0.57,p=0.566)及心理评分(t=1.75,p=0.081)均没有相关关系。6.基线皮质醇和1个月时的SAQ五个维度评分[PL(t=0.31,p=0.757),AS(t=-1.63,p=0.103),AF(t=1.43,p=0.154),TS(t=1.89,p=0.060),DP(t=1.47,p=0.150)]均没有相关关系。7.基线皮质醇和ACS患者出院后半年期间的HRV参数[lnSDNN(Z=0.11,P=0.916),lnTP(Z=0.80,P=0.426),lnHF(Z=0.89,P=0.371),lnLF(Z=0.57,P=0.566),lnVLF(Z=0.39,P=0.696),lnULF(Z=-1.10,P=0.270)]均没有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首次发生ACS的患者头发皮质醇检测及对ACS患者跟踪随访,得出结论:1.暂无证据表明,ACS患者头发皮质醇水平能反映倦怠、焦虑、抑郁这些负性情感的程度。2.暂无证据表明,ACS患者头发皮质醇水平能作为评价慢性压力的客观指标。3.暂无证据表明,ACS患者头发皮质醇水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体力恢复、心率变异性等指标有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