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法赤泥填筑路基的工程技术与环境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008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耳法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工业废渣,大量的筑坝堆存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危害。目前赤泥的有效利用率很低,亟需建立减量化、规模化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在查阅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献资料和对山东省内赤泥堆存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赤泥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工程应用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拜耳法赤泥的基本物理、水理和力学性质及环保指标的室内试验,分析其工程特点和环保分类。分别选取了石灰、水泥、磷石膏和复合改性材料等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最优改性处理方案,并分析强度形成与金属离子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选用复合改性材料掺量为8%时,改性赤泥的3天强度大于2.5MPa,28天强度大于4.0MPa,软化系数大于0.80,六价铬和氟化物的浸出浓度降低比例超过80%,能够满足路基填筑的技术要求。依托滨州北海新区园区试验路,开展改性拜耳法赤泥的工程应用研究。根据路基实际工作环境条件,采用危害物质稀释迁移模型,对试验路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试验路建设不会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改性赤泥的材料特性和环保控制要求,提出了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对成型路基进行了承载板、PFWD和分级FWD的定点测试,建立了赤泥路基回弹模量E0、动态变形模量Ed和弯沉值l之间的相关关系。在试验路段和对比路段分别埋设地下水监测井,对周围环境(地下水)进行长期跟踪取样与对比测试分析,试验段和对比段监测井内水样的pH值及危害物质浓度变化基本一致,长期稳定后低于Ⅲ类地下水污染物质限值,与环境风险评估结论相吻合。将拜耳法赤泥改性处理后用作路基填筑材料,不仅可以解决公路建设中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为冶铝企业节省赤泥堆存的维护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保效益,对推动赤泥的减量化、规模化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学生们都称赞我数学教得好,学生学习状态好,每到期中期末考试,我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在优秀线周围。其他教师也向我询问是如何进行数学教学的,为什么同样的课本、一样的学时,同一套训练题库,但我们班学生为什么能明显超越其他班级的学生。我也时常考虑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经过细致梳理,我觉得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教师并无上下之分,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多了一些小技巧,现总结如下:  一、课堂上不让任何一位同学 “偷懒” 
环烷基原油是世界各类原油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其储量仅占原油总储量的22%.环烷基原油在世界、在我国都是一种短缺的石油资源.目前世界上只有委内瑞拉、美国、加拿大和中国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在濒临失传的严峻形势下,以视听纪录技艺、以影像传承文化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而纪录片所具备的明理和叙事特性,使当下非遗题材纪录影片的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