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人生与艺术创造的维度——徐渭绘画艺术探析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i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艺苑中一朵灿烂的奇葩。然而当历史进入全面开放的21世纪,承受着西方如潮的现代艺术理论与实践中的冲击,也承受着市场经济物质利益诱惑的驱使,中国画的发展乃至生存一度出现危机。突出笔墨精神,张扬艺术个性的写意画风,渐被强装饰性与形式感的工笔重彩之作所取代。于是我们对中国画的历史和现状的重新判断定位,特别是对中国画大写意画风的开创者——徐渭的解读和研究,对我们如何“去拾取我们丢失的东西”(美术史家温克尔曼语)有着历史借鉴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拟从如下四个层面对徐渭及徐渭的绘画艺术进行由表层到深层、由外部到内部、由宏观到微观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审视和观照: 首先,从知人论世的传统艺术批评方法入手,再现徐渭生活的晚明文化生态。明代前期与后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社会情状的巨大变革都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政治文化政策由高压到放松,使明代士人有了喘息的瞬间,他们的文艺活动以经济领域里新质的萌芽为强大的依托,由初期的沉闷、枯寂渐渐走向了蓬勃多样,犹如进入了文艺史上的春天。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出生,是徐渭的不幸也是幸运。畸型的家庭环境的纷扰,八试而不达的愤懑,多次入幕为僚却因命运的戏弄终究成空的困苦,都最终和奏成一曲可歌可泣的命运悲歌在其艺术的精神还乡之路上渐消散开去,久久不散的却是他留给后人极其精彩的花鸟画作。 其次,艺术作品才是一切分析观照的最佳切入点,也是一切理论立论的根基。徐渭的花鸟画作以最简单的工具、最概括的语言为世人呈现了酣畅淋漓的笔墨之韵和动中求稳的结构之律;在这“烟云之兴”的似与不似之间,我们既能感受到“冷水浇背”的感官刺激,又能体会到他用生命来歌唱的心灵触动。 再次,我们从艺术创作心理的角度,撩开徐渭命运的帷幕,进入其艺术创作的心灵世界,会发现他的绘画创作是由其特定的人生经历中种种缺失性体验而产生心灵躁动的“苦闷的象征”和欲望的抒写,其外表的自傲掩饰不了内心深刻的自卑。他企图超越自卑的心理外化于花鸟水墨世界而成为其自恋的表达,而这孤芳自赏似的表达恰似徐渭在没落的封建桎梏下高声吟啸而成的人生恋歌,穿越时空萦绕在今人的耳畔。 最后,我们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观照徐渭文人画乃至中国文人画的文化内涵,挖掘出中国画家们艺术生命的秘密和不失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揭示徐渭对于中国文人画发展由古典型向现代性转型的历史性意义。传统文人画深受孔儒和庄老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呈现平淡幽远遁世的平和气象,因而成为传统士人在正业之余灵魂憩息的后花园,而徐渭的出现使传统文人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主体的觉醒使文人画由“无我之境”走向了“有我之境”,实现了主体精神的高扬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现代性。 本文从晚明的文化生态谈起,最终回归于文人画的文化观照,如此逐层解读徐渭和徐渭的绘画艺术之后,我们可以说,穿行于人生与艺术创造的维度,徐渭踉跄的脚步虽一直未走出其人生的困惑,却踏上了艺术的康庄大道。他以坎坷的人生经历熔铸于其独特面貌的绘画艺术中,包括绘画在内的多种艺术成就丰富了他的人生,终将其名字载入史册,成为“传统画学中转捩时期的关键性人物”。由他开创的大写意文人画风有着深刻的自觉意义和博大的思想内涵,对现当代中国画尤其是新文人画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严滩之辨,无疑是王阳明晚年思想的一次集中展现,是名副其实的“究极之说”。它不仅仅是天泉问答的继续,更是阳明本体工夫论以及由此衍发的境界论的终极性结论。具有极丰富的哲学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使得人们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全面渗入社会生活的今天,其巨大的影响深深地吸引了广大专家学者们的眼球。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便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科学技术化。在对科学、技术日益深入的研究与激烈争论过程中,形形色色的学术观点纷纷出笼,各家各派争奇斗艳。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而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也就因时而异,同时也因人
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意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强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引导作用,以此来影响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现代新儒家是在我国现代学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术群体,他们一方面赞成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另外一方面又反对全盘西化,坚持认为中国不能采用与传统文化完全决裂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