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北祁漫塔格地区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she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漫塔格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北缘,分布着大量古生代侵入岩,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查有突破性进展的地区。区内岩浆活动频发,已发现的矿床均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但前人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对成矿的贡献,而古生代侵入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比较缺乏。另外,研究区的地质特征与北祁漫塔格地区已发现的受控于同一构造体系的矿床比较相似,但该区并未取得找矿突破;同时,前人的研究发现祁漫塔格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砂岩型铀矿床的部分含铀地层的物源区,但对其铀源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古生代侵入岩的研究对区内的基础地质和找矿勘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北祁漫塔格地区古生代的花岗岩类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以查明其岩石成因和源区,进一步探讨北祁漫塔格地区的构造背景和成矿意义。取得的认识如下:(1)本文所研究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样品主要由斜长石、石英、碱性长石和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等组成,部分样品发育具环带结构和净边结构的斜长石,说明样品可能为I型花岗岩,黑云母则发育针状金红石,说明该黑云母富Ti,并暗示着源区有幔源物质的加入。(2)研究区花岗岩类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的Eu明显亏损的右倾型分布。微量元素具有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K,亏损Sr、Ba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富集不相容元素Th、U的特征。(3)研究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31±12Ma(MSWD=3.6)、400.7±1.9Ma(MSWD=0.26)和265.2±1.8Ma(MSWD=0.74),分别形成于早志留世、早泥盆世和中二叠世,均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I-S过渡型花岗岩。其中,早志留世样品中存在多个继承锆石,1045Ma的年龄可能暗示着研究区在新元古代的一期构造事件。(4)研究区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样品的εHf(t)值介于-12.17~-2.36之间,TDM2在1.21~2.14 Ga之间,εHf(t)的负高值表明岩浆源于地壳物质的深熔;早泥盆世花岗闪长岩样品的εHf(t)值为-0.59~+1.67,εHf(t)值以正值为主,TDM2为1.26~1.4Ga,表明岩浆来源于古老地壳的重熔,同时存在幔源物质的加入;中二叠世花岗岩样品的εHf(t)在-4.85~-0.09之间,TDM2为1.29~1.57 Ga,表明岩浆源于古老地壳的重熔。(5)通过对南、北祁漫塔格岩浆岩的岩浆源区和构造环境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发现本文样品均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与祁漫塔格地区已发表的研究资料具有一致性。早志留世,岩浆源区以古老地壳的熔融为主,可能存在壳幔混合作用,形成于俯冲-碰撞的构造环境;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岩浆源区为壳幔混合源,形成于碰撞-后碰撞环境,中晚泥盆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墙群的出现,标志着研究区可能经历了当时的陆内伸展,而中二叠世则处于洋陆俯冲环境中。(6)通过对研究区岩浆岩的综合分析,发现~400Ma的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研究区已发现的早-中泥盆世的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比较相似,属于准铝质或弱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源区为壳-幔混合源,形成于碰撞-后碰撞环境,且均受北西向昆北断裂带的控制,因此认为该岩体有一定的成矿可能性。(7)祁漫塔格地区是柴达木盆地砂岩型铀矿的物源区,具有有利的沉积建造,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较高的铀背景值,同时岩体U含量最高为6.76ppm,高于花岗岩的平均U含量,岩体的稀土总量较低(<250ppm),部分样品的锆石U含量都在1000ppm以上,综合暗示着研究区既可能成为柴达木盆地砂岩型铀矿的蚀源区,又具有不错的铀成矿潜力。
其他文献
鸡公村铼钼矿床位于西藏曲水县,是一个以富铼为显著特征的石英脉型铼钼矿床。为查明该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矿流体特征,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观察,系统采集手标本样品,制作光薄片并进行显微观察和鉴定,结合电子探针实验详细研究了矿区典型硫化物矿物及其矿物组合特征、划分了蚀变类型和成矿期次,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成矿期次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均一法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测试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矿区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
学位
学位
中三叠世是继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后生物复苏和辐射的重要阶段。其中在滇黔桂地区分布广泛的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中产出了包括罗平生物群在内的多个生物群落,为中三叠世生物复苏与辐射提供了重要证据。因此对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进行系统的沉积环境分析,有助于揭开生物复苏与埋藏的真相。本文基于罗平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研究区的江边村、勒泥朵村和牛宿村附近进行了地层剖面的测量,通过室内碳酸盐岩微相和沉
学位
沁水盆地是我国主要的石炭-二叠系聚煤型盆地,前人对于盆地的基础沉积地质研究往往囿于煤田矿区的含煤层系,对于整个盆地石炭—二叠系的非含煤层段的沉积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盆地周缘露头剖面、盆地内钻井岩心的观察测量及测井资料解释、室内薄片鉴定、粒度分析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在地层清理对比的基础上,对沁水盆地本溪组—下石盒子组的沉积体系及古地理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
学位
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上独具特色的矿床类型,但其成因至今尚存争议。夏隆岗铅锌矿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内,矿体受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为该成矿带上典型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是解析该类型铅锌矿床成因的理想对象。本文在详实的野外地质填图、钻探编录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镜下鉴定、电子探针、流体包裹体、C-H-O-S同位素测试等分析手段对夏隆岗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
学位
水口超基性—基性岩体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攀西裂谷南段,从元古宙至新生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其中与本区岩浆活动和构造格局密切相关的就属海西—印支期的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和古特提斯闭合运动。本文以滇中罗茨地区水口辉石岩体、辉长岩体为研究对象,以岩体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为研究重点,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区内超基性—基性岩体的成因、成岩构造背景、源区性质及岩体中钪的含矿性,主要取得以下认
学位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作为渤海湾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区,目前勘探程度高,主要含油层系为孔店组,随着孔店组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进行新层系的勘探与开发,而沙河街组作为孔店组的上覆地层,钻探已经发现低熟油气井,多口井发现了油气藏,证实了沙河街组具备储存低熟油气的能力,但是其油气来源尚不清楚。前人研究表明,沙河街组暗色泥岩厚度大且分布范围广泛,具备形成油气的基础条件,但对于其是否能成为低熟油的有效烃源岩还需要
学位
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呈现出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模式。中国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所蕴含的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信息,很好地记录了第四纪气候冰期-间冰期变化。研究区位于川西高原东部杂谷脑河流域,属青藏高原东南缘,自早更新世以来开始发育黄土,其蕴藏的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信息,可进一步佐证青藏高原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对第四纪环境变迁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川西黄土是来自黄土高原还是青藏高原还有很多不
学位
拉隆南钨铅锌矿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拉隆穹窿内,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通过勘查与研究新发现的矿床。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探槽、剥土编录等工作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岩相学、白钨矿主微量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钠长石花岗岩独居石U-Th-Pb测年、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等分析,对拉隆南钨铅锌矿床的成因与成矿模式进行初步研究。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拉隆南钨铅锌矿床完全受拉隆穹
学位
南秦岭Au-Pb-Zn-Fe-Hg-Sb-RM-REE-V-蓝石棉-重晶石成矿亚带,发育独特的、不同规模的毒重石-重晶石矿床,这些毒重石矿床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巴山组含碳硅质岩中,其中以城口巴山地区超大型毒重石矿床最为瞩目,本文选取新近勘查的重庆巴山和左岚毒重石矿床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重庆“巴山式”毒重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模式,为“巴山式”毒重石矿床区域找矿和深部勘查提供科学依据。巴山与左岚毒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