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频繁发生青少年犯罪的社会事件,而有关青少年的相关法律也在相继出现,少管所之类的对青少年进行惩罚和矫正的部门也是日益增多,这些都是由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已经成为了影响青少年成长、家庭和睦、校园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目前,在我国解决和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机构部门所处的角度不同,采取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国家层面擅长于在政策和法律上对这一问题进行约束,这只起到了表面上的威慑力;社会则倾向于社会舆论,但多数的社会舆论只会将事情的真相扭曲化,有时候还会产生不可预估的消极影响;而家庭中的成员一方面会责备自己对孩子成长的疏忽,另一方面会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来遏制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比如不让出门,甚至直接是棍棒教育,这不仅不会改变青少年,更会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更严重的损毁。因此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不仅需要被关注,更需要得到解决和预防。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合适合理的方法来真正帮助青少年戒除暴力行为,树立正确应对困难和挫折的理念。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的使命就是服务社会上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而青少年属于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因此对于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更应该予以重视并尽可能改善现状,在此,我将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改变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正确积极地为人处世的方法,走上健康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的轨道。本研究将立足于“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的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应用,通过对本文中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成因分析,从社会工作的工作伦理出发,构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个案介入方法,对青少年的暴力行为进行矫正和辅导,并通过总结此研究中的各项成果和经验,来获得社会工作者对介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经验,以及为青少年社会工作开辟另外一种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工作模式方法。研究结果发现:(1)在个案工作中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工作方法对服务对象重塑认知,戒除暴力行为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2)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开展活动的时候,要对服务对象周边的环境保持敏感性,适时调整服务计划,挖掘青少年问题的本土治疗方法。(3)针对青少年问题的服务和治疗,为了增强服务对象的参与感和兴趣,应该尽量避免说教式的服务方式,多采取游戏等参与性强的方式。(4)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在青少年个案工作中的运用所针对的是本研究中的单个案例,其代表性不足,且还存在一定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