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多从1972年开始写作,如今其创作时间已经跨越了40个年头,然而其间有近20年多多一直默默无闻。随着90年代对“白洋淀诗群”的发掘,多多的地位逐渐凸显,并被追认为“朦胧诗”的重要成员。2000年他获得首届“安高诗歌奖”,2005年获得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诗人奖”,2010年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如今,多多已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然而,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诗人,评论界的研究却相当匮乏。大多将其归为“白洋淀诗群”,或者“朦胧诗”的一员加以论述。事实上多多的创作更多地彰显着独特的个性,他独特的语言、精湛的技艺、诡异的想象力、明晰的洞察力,无不散发着惊人的魅力。本论文以多多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技巧为核心,整体上把握多多诗歌的创作状况,并将多多从朦胧诗中抽离出来,与其同时期诗人(北岛、芒克、岳重)相比较,分析其诗歌的独特价值和特殊意义。同时将多多与西方诗歌(俄罗斯诗歌、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相比较,揭示其诗歌资源,总结其对现代汉语诗歌语言和表现技巧的拓展和贡献。绪论,论述多多诗歌的研究状况,并介绍本论文的结构和研究目的。第一章,从整体上把握多多的诗歌创作,将多多的诗歌分为:青春与文革——白洋淀时期(1972——1976),反抗后的沉思——北京时期(1982——1988),背着故乡流浪——海外时期(1989-2004),即反抗、沉思与流亡三个时期。分别选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其不同时期的诗歌特点和创作的时代语境。第二章,对多多的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多多的语言极具特色,本章从特殊的句式和语体,超现实的意象与陌生化的表达,语言的悖论与反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选取具体的文本和诗句,深入分析多多语言的独特性和表现技巧的现代性。第三章,将多多从“朦胧诗人”中抽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诗人与同期诗人北岛、芒克、岳重相比较,分析其异同,揭示多多诗歌的独特价值。第四章,分别将多多与俄罗斯诗歌、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相比较,分析多多诗歌的现代性和独特的中国性,揭示其诗歌语言与表现技巧的来源。结语,论述多多对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拓展和贡献,揭示其对当代汉语诗歌已在或潜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