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生活指导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东兰县切学乡X小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364088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宿制学校意味着寄宿学生不但要在学校学习,而且放学后还要在学校生活。这些学生所能够接受的家庭教育与走读学生来说相对较少,而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相对较长。农村小学寄宿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本应该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而现在寄宿在学校里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与家庭的联系,享受不到家庭教育,使本来应该在家庭中学会的生活经验、生活习惯、生活能力等任务全部转嫁给了学校,而学校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的任务,因此,学校应该对学生的生活加强指导,补偿家庭教育的缺失,帮助他们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对学校考察发现,由于国家、学校、学生等方而的影响使寄宿制学校在生活指导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适当有效的措施能够解决生活指导的问题,能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补偿寄宿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对寄宿学校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对广西东兰县切学乡和切学乡×小学的基本情况进行总体了解,从寄宿小学生饮食、住宿、安全卫生、心理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设置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实地调查和访谈得出学生生活指导的基本现状,发现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的生活指导情况不容乐观。通过对生活指导现状的调查,得出东兰县切学乡×小学学生生活指导存在的问题,生活指导的目标不明确,生活指导的内容不完善,生活指导的方式、方法不恰当,生活指导的模式存有盲区等问题。在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找出造成生活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育政策法规不完善,生活指导相关理论研究缺失;寄宿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寄宿学校不重视生活指导工作,忽视学生成长需要;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制约学生生活指导;寄宿制疏离民族文化和社区文化等原因。结合造成寄宿学生生活指导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探索优化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生活指导的对策,即加强生活指导的相关理论研究,加强生活指导的师资建设,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开展寄宿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区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的指导等。
其他文献
前书写是儿童对书写的一种自发地探索行为,包含了儿童对书写的认知、态度、情感和技能等。国内已有前书写研究集中在对国外前书写研究结果的介绍,对前书写概念和特点的阐释,对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