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A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后循环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y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64排螺旋CTA下观察患者后循环动脉瘤破裂与否情况及其影像学特征,并观察患者椎基底动脉的形态学特征;探究后循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探究椎动脉优势(VAD)及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VBD)与后循环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为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本实验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01月至2021年07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5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64排螺旋CTA下患者影像资料,根据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将其分为破裂组与未破裂组。所有患者均于起病24小时内行颅内CTA检查,运用后处理软件将图像进行多方位重建显示最佳观察视角进行测量;记录后循环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动脉瘤高度(Height,H)、动脉瘤长度(length,L)、动脉瘤宽度(width,W)、瘤颈宽度(neck width,Wneck)、载瘤动脉的直径(D)。计算出动脉瘤瘤体高度/瘤颈宽度(aspect ratio)AR值,动脉瘤瘤体长度/载瘤动脉直径(size ratio)SR值,瘤体宽度/瘤颈宽度(bottleneck factor size ratio)BN值;探索后循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观察患者有无合并椎动脉优势及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并分析其与后循环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本实验共纳入的165个后循环动脉瘤,其中58例动脉瘤发生破裂,都可以见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07例未发生破裂;165例动脉瘤中131个囊状动脉瘤(破裂56例,未破裂75例),34个非囊状动脉瘤(破裂2例,未破裂32例)。破裂组与未破裂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饮酒、吸烟史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后循环动脉瘤的破裂率要高于男性。年龄在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患者的年龄稍偏小于未破裂组。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在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中后循环动脉瘤的AR值、BN值、S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R值、SR值、BN值越大,破裂率越高。后循环动脉瘤破裂与未破裂组中椎动脉优势(VAD)、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VB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椎动脉优势患者、有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的患者后循环动脉瘤破裂率更高。椎动脉优势在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患者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椎动脉优势容易导致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的发生。将可能引起动脉瘤破裂的上述危险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是后循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的破裂率高于男性,与女性相比,男性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比值比是0.27(OR=0.270,95%CI:0.113~0.644,P<0.05);年龄与后循环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呈负相关(OR=0.947,95%CI:0.918~0.978,P<0.05);AR值是后循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07,95%CI:1.236~6.376,P<0.05),而动脉瘤发生部位、椎动脉优势(VAD)和椎基底动脉迂曲(VBD)的P值均大于0.05,不是后循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性别、动脉瘤的AR值是后循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当患者性别为女性,动脉瘤的AR值愈大,后循环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越大;动脉瘤发生部位、动脉瘤的SR值、BN值、椎动脉优势(VAD)和椎基底动脉迂曲(VBD)均与后循环动脉瘤破裂风险相关,但均不是其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喉顶部和侧壁部的恶性肿瘤,湖南省为高发地区之一,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一直备受研究人员关注。目前,紫杉醇为晚期鼻咽癌的一线治疗药物,其与微管蛋白不可逆结合后导致细胞周期发生阻滞从而引起细胞死亡。我们在探索紫杉醇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化疗方案时发现低浓度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可显著减少紫杉醇引起的鼻咽癌细胞死亡。本研究将通过以下方法阐明蛋白酶体抑制剂降低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杀伤
学位
背景与目的: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心血管内科最终的战场,目前心衰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心衰仍具有发病率高、再住院率高、死亡率高、高住院费用等特点,为个人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心肌纤维化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Wnt信号通路是一种与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及心肌炎性反应有关的信号通路,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3,4作为Wnt信号通路的重要调节分子。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对比分泌型卷曲相
学位
背景与目的: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常见并发症,尽管PCI术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并改善预后,但目前仍有较高的心衰发生率,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早期识别急性心梗患者中哪些是心衰发生的高危人群,使他们能尽早得到关注和有效干预,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预后。已证实,炎症免疫系统激活是急性心梗及并发心衰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动脉粥样硬化性炎症反应是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SH-SY5Y及U251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模型,模拟脑梗死后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探讨mir-423-5p与OGD/R后神经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方法:1、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检测mir-423-5p在SH-SY5Y
学位
研究背景:肺癌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在这些患者中,约85%的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目前,可切除性肺癌仍以外科切除为主,但只有约30%~40%的NSCLC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肺癌的治疗又有了新的前景。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
学位
研究背景:根据2020全球数据统计显示,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为11.4%,死亡率为18.0%。肺癌的发展与肿瘤微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肿瘤微环境由肿瘤细胞、基质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组成,这些基质细胞包括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被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被激活和分化成M1型、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其中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主要表达IL-10、IL4、精氨酸
学位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S/V)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关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文献。检
学位
ZSM-23是一种中孔高硅沸石,由十元环构成的一维主孔遭的孔径略小于ZSM-5,酸强度略高于ZSM-5,具有优良的择形催化性能。比较了不同沸石的二甲苯异构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异构化的选择性顺序是HZSM-23>HZSM-5>HM,对对二甲苯的选择性顺序是HZSM-23≌HZSM-5>HM,在异构化反应过程中二甲苯损失的顺序是HZSM-23<HZSM-5<HM。在HZSM-23和HM上二甲苯的歧化
期刊
目的: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献报道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信号传导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分析肿瘤细胞中TNFα受体的表达和功能,检测TNFα处理肿瘤细胞后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筛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和信号分子并进行验证,探索TNFα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信号传导途径,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
学位
目的:观察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和非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血清中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血小板的检测水平;并探讨HBP、IL-6、TNF-α、血小板在重症腺病毒肺炎中的预测价值,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