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BNBN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和总的活性维生素D水平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XX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58例,采用高效液相设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定量的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总的血清活性维生素D、同型半胱氨酸(Hcy),并同时测定叶酸、维生素B12。根据血清总维生素D浓度水平分4组,A组(25(OH) D<10ng·mL-1),B组(10<25(OH) D<20 ng·mL-1),C组(20<25(OH) D<30ng·mL-1),D组(25(OH) D≥30ng·mL-1),分析25(OH)D2、25(OH)D3、总的维生素D与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的关系,同时分析2型糖尿病病人叶酸、维生素B12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结果:1.4组间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血清总的维生素D的浓度上升,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下降。同型半胱氨酸浓度A组(14.61pg/ml)>B组(13.42pg/ml)>C组(12.7pg/ml)>D组(12.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总的活性维生素D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存在负相关。  2.4组间的叶酸亦存在显著差异,叶酸浓度A组(6.48pg/ml)<B组(7.42pg/ml)<C组(9.95pg/ml)<D组(13.3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总的活性维生素D与叶酸存在正相关。  3.4组间维生素B12的浓度仅A组低于2000pg/ml,B、C、D三组均为2000pg/ml,A组分别于B、C、D组间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维生素B12、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偏相关关系表明,维生素B12、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总的活性维生素D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负相关性,与叶酸水平存在正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另外维生素D的干预也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全媒体联合大战役,新媒体现代新长征。面对传媒融合、报网融合的历史趋势,曾经不断创造辉煌、享有盛名的《解放军报》,在经过不懈的研究与探索后,终于将报网融合由理念推向实
日前召开的椒江区经济工作会议传出信息: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73.96亿元,同比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4292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0.2亿元,增长13.8%;其中地方财政收人11.16
在汽油催化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和气-固两相流模型的基础上,将流动、传热、反应综合考虑,建立了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转化提升管反应器的反应-流动耦合模型。模拟结果与中型实验提
目的:在体外扩增培养的过程中,探讨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及成骨分化调控作用机制,从而为将来间质干细胞和
GIOPIMS系统即“石化企业生产计划图形建模优化系统”,是一种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优化排产软件。使用该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图形化的形式建立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超结构,
目的:目前,对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主要手段是依靠CT影像学资料,这对于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真菌性鼻窦炎诊断并不困难,而对于缺乏典型影像学特征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术前临床
1.微分算子插值样条的有关知识rn本节简要回顾一下微分算子插值样条及Wm2空间结构的有关知识,较详细的内容可见文[1],[4].rn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1 玉米亲本种子的现状1.1 亲本种子混杂严重根据农业部玉米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抽检结果表明:全国玉米自交系种子的合格率平均为39%(1996年)。近两年我省玉米亲本种子的
目的 探讨常规剂量下短期使用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的血脂控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