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学的古镇文化景观解读与叙事性景观重构 ——以巴南木洞镇为例

来源 :吴旻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nian3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古镇的景观更新建设存在实体景观与其背后文化价值联系脱节问题,导致更新景观形象与古镇历史风貌不相符合现象,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传统文化与景观空间的内在关联,对古镇文化信息的认知与诠释不足,忽视对文化原生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以致文化空间场景与整体氛围的衰落,削弱了古镇文化表达力与感知力,最终导致地域传统文化的加速流失。古镇作为最直观反映地域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其空间风貌由景观实体的呈现与传统文化内涵价值两者共同构成,景观实体呈现是传统文化内涵形塑物化的结果。由此,如何在古镇中重建文化内涵价值与景观物质表达的关系,联动古镇景观空间与自然风景要素,重塑传统文化在当今古镇更新景观中的物质表达,营造具有情景体验性与文化感知性的古镇景观空间,实现古镇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将古镇景观文化保护与符号、叙事相结合,其原因在于符号学与叙事学在理论层面具有相通性且在人文学科领域均具有强大的塑性与兼容能力,在空间层面有较多的实践应用。传统文化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如何相互包容,使文化内涵价值得到留存,是文化与叙事结合的关键点。古镇传统文化的景观叙事性建构使文化价值与空间关联清晰化,文化表达形式多元化,景观空间可读化,是解决文化更新景观诠释力不足与文化内涵衰落的重要思考途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4部分。首先针对当前巴渝古镇文化景观保护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得出巴渝古镇当前存在的更新表达问题。其次在理论层面结合符号学与景观叙事学,从古镇传统文化入手,提出古镇在句法层级、叙事内容、叙事符号、语境情节、叙事整体环境五大层面建构生成的景观叙事体系,梳理历史叙事信息,从空间、文化环境、人类行为等方面解析古镇传统文化与空间场所之间的联系,给予文化价值内涵和表观新的诠释。继而以木洞古镇为例,通过史料文献整理、归纳分析、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木洞传统文化在景观层面的识别、重构、表达过程中遇到的关联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与详细研究,梳理其在文化类别、文化载体空间、空间序列模式、周边环境特征、文化行为活动五方面的叙事信息。最终以此为基础,依托古镇景观叙事建构体系,对木洞文化景观进行景观单体要素与空间场景的符号转译。在叙事路径设置、空间序列编排以及文化行为组织上进行语境情节的建构生成木洞古镇5条文化叙事线,联动古镇周边地区形成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完成木洞古镇景观整体叙事。望利于改善古镇当前困境,在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能够协同社会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对当前人文景观环境营造及文化的活态保护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针对来华汉语高级阶段留学生特别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教师通常希望通过这门课让来华留学生更加了解中国,通过阅读经典能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感悟中国哲理,体会中国精神,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想要达到这些目标,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内容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来华留学生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寻找来华留学生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分析目前来华留学生古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传统纸质货币使用场景和频率越来越少。因为数字货币便捷的交易特点,同时其交易流程难以监控,都给金融犯罪提供了有利条件,数字货币的发行会对国家金融安全造成威胁,如跨境非法交易、洗钱、诈骗行为的猖獗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增强外汇管制,严格资产外流;严格监控资金动向,严厉打击金融犯罪;介入金融机构,降低个体户交易风险;增大技术研究投入,加速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以及建设
期刊
区块链技术与货币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激活了数字货币的非国家化与国家化竞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作为国家化数字货币的重要组成,因其具有不预设技术路线、实现可控匿名、具备完整货币职能的本质特征,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推崇。然而,从机器权力到数字制度的发展背景下,央行数字货币面临法律、金融与技术等发展制度困境。基于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的不同类型,通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深度剖析现代中央银行选择的数字货币发展矩阵与经验
期刊
本文主要从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法定数字货币的金融效应。本文认为,首先,法定数字货币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虽然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但对商业银行、证券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影响并不相同,各金融机构应加强合作,共享技术、数据与风险管理经验。其次,法定数字货币有利于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提升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但需在应对公众恐慌挤兑、强化数字监管等方面不断创新金融技术。最后,法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民间借贷活动越来越频繁,由此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由此成为民事审判实践中的一大热点与难点。就我国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的相关制度、打击非法借贷、切实维护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公平正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将从举证责任及举证责任分配的相关概述入手,分析民间借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