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疯树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d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又名小桐子,为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种仁含油量高达40%-6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0—86%。作为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麻疯树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树”。麻疯树耐干旱、盐碱,能在贫瘠的荒山地上生存。但麻疯树抗低温的能力较弱,只能在年平均温度高于14℃的地区正常生长。麻疯树对低温的这种敏感性严重限制了它的分布和种植范围。本工作开展了麻疯树抗低温相关的转录因子的克隆、鉴定及功能表征的研究,以期为麻疯树抗低温的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筛选麻疯树幼苗低温胁迫下的酵母单杂交文库,分离克隆出麻疯树转录因子MYB(命名为JcMYB1)长度为530 bp的cDNA片段,进一步用5’RACE的方法获得其全长DNA序列。JcMYB1 cDNA全长为675 bp,可编码产生长度为19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表明,JcMYB1与拟南芥中第15亚家族的R2R3-MYB成员同源关系较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JcMYB1含有两段连续的MYB结构域,为植物中典型的R2R3-MYB类转录因子,其羧基端所富含的酸性氨基酸可能为其转录激活域。在其基因组序列中有两段较短的内含子,长度分别为72 bp和73 bp。用Tail-PCR的方法取得了JcMYB1基因5’端上游的一段长度为1021bp的启动子区域,通过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其含有响应低温、脱落酸(ABA)及茉莉酸甲酯(JA)的应答元件。   酵母单杂交实验表明,含有JcMYB1和GAL4-BD融合表达载体的酵母能在缺失了色氨酸和组氨酸的双缺陷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而且经X-gal染色后很快呈现蓝色,说明JcMYB1作为转录因子具有较强的转录激活功能。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实验表明,JcMYB1-GFP融合表达蛋白特异性地定位在细胞核中,而转入了空载体的洋葱表皮中绿色荧光则遍布整个细胞。说明JcMYB1作为转录因子专一性地在细胞核内表达。   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各种逆境胁迫下JcMYB1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当麻疯树幼苗受到4℃低温胁迫时,其表达水平在处理后的第三个小时明显上调,在第六个小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当对麻疯树以ABA处理时,其表达量在一小时以内明显上调,在处理后的第三个小时达到最高点。当用茉莉酸甲酯(JA)喷施麻疯树幼苗叶片时,JcMYB1的表达量在十二小时内均明显上调,但在第六个小时表达量最大。这些结果表明,JcMYB1对低温、ABA和JA的反应较为敏感。
其他文献
该文是为把圆形槽波导微波化学加热器的推向工程化、实用化而作的努力.主要工作包括:提出了基于比例、微分、积分(PID)控制规律的直接数字控制系统方案;根据方案设计了相应的
亚洲大陆中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其环境气候的特殊性性、高寒生态类群的特有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也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拥有自己的基因组以及蛋白合成体系。但是叶绿体基因组只保留了不到100个基因,而两千多个叶绿体蛋白是由细胞核基因组编码,在细胞质内翻译,然后运输到叶绿体内
该文深入地研究了异步电路的设计方法,并用异步电路设计实现了一个低功耗8位微控制器.该MCU的指令集与PIC16C6X兼容,功能与PIC16C61相信.在功耗模拟中,将该微控制器与用传统
该文主要针对直接扩频信号,尝试消除或削弱误差源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新的TDOA、DOA估测方法以及TOA定位算法.该文主要讨论了对陆地蜂窝,特别是CDMA系统是无线定位技
当今全球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节能减耗已经开始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和网络的不断扩容,通信行业也逐渐成为了能源消耗的“大户”。为了
文章分以下两部分进行论述:   本论文第一部分测定了青海省出产的44个样地野生椭圆叶花锚中七种抗肝炎活性成分花锚苷、去甲氧基花锚苷、1-羟基-3,4,5-三甲氧基山酮、獐牙
学位
该课题主要研究CMOS集成电路片内ESD保护电路的设计.首先,研究人员研究了半导体器件在静电释放民政部下的特性,特别是NMOS晶体管在静电释放民政部下的回扫击穿特性,分析确定
钙调蛋白磷酸酶(CN)是目前已知唯一一种受Ca2+/CaM调节的蛋白磷酸酶。它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作用,参与免疫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学习记忆等方面的调节,也与不少疾病,例如老